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6 习惯性表示否定,再大的热情也会被你浇灭

前不久遇到一位多年未见的朋友,闲聊中他询问我的近况,我回答说自己在做编辑,撰写一些稿子。他一脸惋惜:“好好的专业不做,为什么选了个没前途的职业。”

我心里不以为然,解释道:“我喜欢这份工作,另外图书市场还是很有前途的。”

他脸上尽显嘲弄之色,反驳说:“得了吧,现在谁还看书啊,都看各种短视频。”

也许他说得很对,但我顿时失去了交流下去的欲望,随便搪塞了一个借口,匆匆离去。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无论别人在他面前肯定什么、推荐什么,他总是习惯性地嗤之以鼻,否定对方的观点。

比如,你觉得某个女孩特别有气质,他会说:“不过是会化妆、懂穿搭,底子其实不怎么样”;你为他推荐了一部当下火爆的电影,他会说:“都是流量明星和水军刷出来的热度”,并表示自己从不看某明星主演的电影;你对一部十分经典的畅销书做出肯定,他会认为这些书不过只是贩卖恐惧和焦虑,没有实用价值的垃圾书。

总的来讲,在这种人眼中,似乎别人的爱好、观点都是无聊的、低俗的,别人推荐的东西永远不能符合他的品位。如果你问他喜欢什么,他会给出一系列你从未听说的人或事,像谢尔盖·爱森斯坦、法国的费里尼、西班牙的阿莫多瓦等等。仿佛只有这些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人物才能衬托出他高贵的气质和品味。

朋友小冉和我吐槽她的父亲。她本来打算带着孩子回老家休年假,原本计划在老家待8天,实际上待了3天就待不下去了。原因就是她的父亲是一个习惯性否定别人的人。

有一次,她的父亲身体不舒服,她说:“爸,我带你去医院看看吧。”父亲回答说:“去什么医院?一有病就让我去医院,是想我早点死?”她无奈地回答说:“那找点药,多喝点水吧。”

父亲更加气愤:“你爹都病了,还让你爹自己喝水吃药,一点都不关心我,连去医院的钱都舍不得。”

接连几天,和父亲的沟通总是受挫,在相处过程中父亲带来的压力和不适终于让她下定决心提前返城。

其实,提出反对意见很正常。但问题是在提出否定之前,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认真听你说的是什么。否定只是一个习惯性动作,目的在于开始自己的表演,丝毫不在意对方的感受。他们往往打着“直率”的幌子,通过贬低、打压别人,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这种否定的可怕之处在于贸然地给人定性。从某件衣服不好看就认为你品味差,从看某种视频认为你很幼稚,从尝试新的事物不断权衡时认为你懦弱……不仅否定了你做的事,而且全盘否定了你这个人。如果你内心不够坚定,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为什么这些人会以否定别人为乐呢?

因为,否定别人能够让他们感到快乐。社会心理学家费斯丁格认为:“我们在与他人的社会比较中认识自我,并且这个过程会带给我们丰富的情绪体验。当我们与比自己优秀的人做比较时,会感到焦虑甚至自卑;而当我们与比自己差劲的人做比较时,会获得自信和满足。”

于是,很多人就会选择利用否定他人来使自己重新获得优越感。但这种方式是一种不懂得共情,不懂得理解他人,不成熟的表现。

记得《大染坊》中,陈六子评价家驹的话:“男人和男人之间都会争,但是家驹喜欢让。”这个“让”字里面就是一种共情的体现。很多人喜欢和别人争个对错,喜欢自己的思想凌驾在别人之上,喜欢好为人师。但是,这种只争一时对错,不停地否定别人,就会让你失去一个朋友。

所以,想要提高共情的能力就需要平衡自己的处世方式。多了解别人的说法,赞同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当我们否定别人时,不如主动问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是要将自己变成一个咄咄逼人、肤浅刻薄的人?一个懂得共情的人,会在爱自己和爱别人之间做出平衡。很多时候,对外界的抱怨往往是对自己的不满。当你面红耳赤地想否定别人,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时,你不也变成了自己讨厌的那种人?当内心变得包容时,无论我们面对什么人、什么事,都能从容面对,坦然接受。 gLid4sBymkEKD7jZoUwl9r89ewiRR9NluIqSKDJWSWucbbHj01J6WHfUk45Xhlt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