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5 不顾别人感受的炫耀,让人嫌恶

我有一个同学,不喜欢在群里讲话,但每天的朋友圈中必然少不了她的身影。晒钻戒、晒名牌、晒奢侈品……平时见面,也会炫耀自己新买的豪车。展示自己的优越感是人性本能,但不顾别人感受的炫耀,则会让人反感。

记得微博上曾有过一件让人忍俊不禁的事:刚刚炫耀完女儿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郭女士就被踢出了群。

郭女士是某县一所学校的老师,她的女儿成绩优异,在郭女士的亲戚朋友中无人不知。

在女儿的高考成绩出来之前,郭女士参加了一场同学聚会。在聚会上,郭女士逢人便炫耀女儿的学习能力。大家也都非常热情地对她表达了羡慕和恭维,班长也没有例外。

聚会结束时,为了方便日后老同学联系,班长组织建立了一个班级微信群。

班级微信群建起来了,但是一般大家都不怎么闲聊,除非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只有郭女士例外,她是群里最活跃的人,分享自己的日常琐碎,更多地是发女儿日常学习的照片,有时候甚至会把女儿的学习笔记分享给大家。

当女儿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郭女士更是第一时间把录取通知书晒到了自己的班级群,并且还非常自豪地配文:“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是大气。”

对郭女士这种习惯性炫耀的行为早就忍无可忍的同学没有一个人回复她。尤其是郭女士的班长,他的儿子今年也参加高考,但是却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本来就很失落,再看到郭女士的炫耀,他实在是按捺不住了。正当郭女士以为会受到大家的恭喜和夸赞,却发现自己竟然被身为群主的班长踢出了班级群。当她准备私下找班长评理时,却发现班长已经把她删除好友了。

郭女士越想越觉得委屈,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怎么就落到这样的下场呢?

其实,就是她这种快要溢出屏幕的自我优越感,不顾他人感受的强烈炫耀的心情,让昔日的同窗对她纷纷敬而远之。

炫耀这种事,表现在两种情况下。一种是一旦自己有能够让他人羡慕的东西,都要立刻说出来,仿佛晚说出来一秒钟,憋在心中就会发霉;另一种便是重复使用一番套词,向不同的人介绍自己的情况,自认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羡慕,但这种行为在别人眼中却是一件极其丑陋的事情。这种让人感到肤浅的炫耀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不懂得共情所导致的。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谄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言语的奴隶。”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顾他人的感受,肆意在对方面前炫耀的人往往容易遭人厌恶,从而在人际关系中如履薄冰。

肆意炫耀的情况在生活中却并不少见。这种赤裸裸的炫耀在朋友圈中居多:一个女孩买了包,就赶紧拍照晒出来,标上价格。这也分为两种心态:一种是表达她内心的激动情绪,可能这个昂贵的包包对于女孩来说是比较奢侈的,为了这个包攒了很长时间的钱。所以,她才会很激动,并迫不及待地晒到朋友圈中。另外一种就是她生活圈子里的人大多数都不太富有。所以,她很怕别人不知道包包的价格,同时也害怕别人误会包的价格很便宜。这样的炫富过程,不仅暴露了自己并不富有,也暴露了自己的不自信。

爱炫耀的人更多的是想通过自认为昂贵的价格,去换取别人的羡慕嫉妒之情,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古语云:“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以万物为参照,可洞观一己之不足。”意思是说,天地虽然没有说自己多么高、多么厚,可是人们都看得见天的高远,地的辽阔。一个懂得共情的人是不会得意忘形到处炫耀自己,展现自己的优越感。他们懂得换位思考,照顾他人的情绪。这种低调的生活方式,反而会让人觉得更具有魅力。

很多人之所以深陷在炫耀的漩涡中无法自拔,是因为内心的自我蒙蔽和自我放逐。这种行为表现出了羡慕者目光的短浅和狭隘。区别于单纯地分享成果,炫耀会暴露自己的自卑和浮躁,并不能得到他人的喜欢、尊敬、信服或者崇拜,只能招致奉承、反感、鄙视、嫉妒,甚至是祸害。

生活中,当人们见到别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好时,往往很容易擅自猜想:“他过得比自己好。”别人的炫耀会让自己显得卑微,黯然伤神:“我怎么没他好。”然而,这种纯属猜测的“别人的好”多半并无事实依据,并且认知也并不全面,容易让人产生心理不平衡的感觉和嫉妒心理,从而对双方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炫耀并不能真正获得我们预想的结果,得到的多半会是虚伪的奉承,表面的附和以及他人的反感、鄙视、嫉妒和仇恨。与其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不如将时间花费在提升内在修养,提高自身共情能力上。 GkzxjqKz55Jp96abSyCGFRz+TswDvfAfCttcENI9XQW5+fTPICowtrwOG0oRIoo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