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7 模仿别人,让你迅速获得好感

最近我在一本心理学的书上认识了一个新术语:变色龙效应。该效应是指人们经常会无意识地模仿其他人对方的一些动作、表情和行为方式,包括交际中的姿势、习惯和面部表情等。研究发现,如果有人模仿了你的手势或者身体姿势,你往往会更喜欢他们。

19世纪的画家凡·高出生于一个基督教牧师的家庭,在25岁时,他到比利时南部的矿区传教。当地人的职业大多数是矿工,穿着破旧,满脸煤灰。梵高刚到矿区时,一直担心自己不被他们接受。

第一天,凡·高在矿区捡了很多煤渣来烧炉子。因为时间紧迫,他来不及洗脸,就登上讲坛开始布道。令他吃惊的是,他的布道很成功,受到了当地人们的热烈欢迎。当他回到住处准备洗脸的时候,从镜子中看到脸上沾着一层煤灰。凡·高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他们认可我的原因。从此,凡·高每天都在脸上涂满煤灰,使自己看起来更像当地人。

人们总是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接触和交往。从心理学角度看,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能肯定自己的信念和价值感。彼此在交往过程中,会避免因观念相悖而发生分歧,为自己带来亲切感和安全感。而模仿是提升彼此相似度,获得他人认同和好感的重要手段。

纽约大学的心理研究者曾经设计了一场社交实验,研究者邀请了78位参与者,并要求他们与新搭档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搭档会在不同程度上模仿他们的肢体动作、语言和面部表情。实验结束之后,实验参与者填写了一张关于对身边搭档的好感度调研。结果显示,模仿度越高的搭档,越能受到对方的欢迎。

生活中想要迅速获得对方好感,可以从基本的“沟通”开始模仿。

比如口头语言中的语调、口音、用词,肢体语言中的动作、手势都是我们可以入手的点。交流专家尼古拉斯·布斯曼在《如何在90秒或更短的时间内让别人喜欢你》中写道:“重要的不是你想什么,而是你怎么想;不是你说什么,而是你说话的方式。”如果想让对方喜欢你,尝试将你的语调和用词与她相匹配,用他的说话方式和他交流。

你也可以选择模仿他人的习惯和动作。在一部日剧中,主人公为了赢得领导的好感,开始观察后者的习惯。他发现领导每天下午都会用咖啡机做一杯咖啡,于是他不着痕迹地做出同样的行为。领导觉得彼此挺有缘分,越聊越投机。也有研究表明,当和你说话的人身体前倾或者耸肩点头时,你做出相似动作,会让对方在潜意识中认为你们是同类,自然而言对你产生好感。

但在模仿他人动作时,一定要自然,不能让人感觉太刻意。比如,对方在交流的过程中摊开双手,你不能也摊开双手,这样太过明显,可以摊开一只手或者张开双臂。

我们还要注意不能模仿对方的不良习惯或生理缺陷。如果对方说话口吃,你的模仿非但不能获得好感,反而还会引来对方的怒火。

当你和别人交流时,注意对方的说话方式和习惯动作,并尝试做出适当的模仿时,对方会从心里感受到尊重,能迅速地对你产生好感,更快地接纳你。 xsdmdVWzBVH886M0o/vSw1zbI82iEjFuBs4VkQhDXtS3NCtbZkgXfpoz2vaS4yV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