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 满足对方的被认可欲

美国作家肖恩·柯维认为:“人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渴望是被认可。人人都想自身的价值得到别人的承认,承认唯一的、不可克隆的自己。”期待被认可是人们与生俱来的需求,区别在于表现得明显或者隐晦。拥有共情能力的人会有意识地去满足对方的这种被认可欲。

记得蒋勋先生曾分享过一则趣闻: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经常与达·芬奇进行一场场艺术较量。从多种数据显示,米开朗琪罗对年长他23岁的达·芬奇总是抱着一种轻蔑和不屑的态度,他嘲讽达·芬奇的衣着、绅士风度和尚未完成的作品。而达·芬奇面对嘲讽并没有生气,仍然向年轻的米开朗琪罗致敬,对他表示认可。

一个拥有共情力的人,懂得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也懂得给予不如自己的人认可。他之所以优秀,在于他能够尊重别人、看到别人,而不是眼里和心里只装着自己。以己度人,眼之所见不过井中一隅;以人度己,心之所览远胜万里长空。

心理学家温妮科特说:“从来没有独立存在的婴儿,有了母亲和母婴之间的互动,婴儿才存在。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该采用怎样的方式应对这个世界,这些都是母亲通过言语、行为告知婴儿的。”母亲关注的眼神是对孩子的认可。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期待被认可的需求就会演变成期待爱人能看到自己的付出,期待老板看到自己对公司做出的贡献。

对人际交往而言,满足对方被认可欲的共情力能够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融洽。认可表达的是对他人了解的欲望以及对他人的尊重。

《红楼梦》中,刘姥姥曾三进大观园。临走时,贾府送给她很多东西,平儿向她一一交代,刘姥姥万分感谢,平儿回答说:“休说外话,咱们都是自己人,我才这样。你放心收了罢,我还和你要东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们晒的那个灰条菜干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芦条儿各样干菜带些来,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爱吃……”

寥寥几句话,看似在与刘姥姥要东西,实际上表示了对乡下小菜的认可,同样也是对刘姥姥的认可,并未嫌弃她的粗鄙,让她接受得心安理得。平儿对刘姥姥展现的善良,是共情下的帮助——不忘护她体面,给予她尊严。满足他人的被认可欲是一种共情能力的表现,也是一种沟通技巧。比如,在工作中你对身边的同事说:“小李,帮我把PPT做一下。”这种极具命令性的直白口吻一般会受到对方本能的排斥。如果你换一种方式:“小李,那天你做的PPT真不错,老板在会上还特意提了一句。你有没有时间,再帮我做一份,下午开会的时候用。”你对他的认可会让对方会更乐于帮你的忙。

另外,在别人表达观点时,言语上给予认同并辅以点头等肢体动作,会让他人更自然地感受到这份来自潜意识中的肯定,有助于满足对方被认可的需求。比如,对方说:“我们平时比较在乎着装。”你可以点点头回答:“嗯,从您这身笔挺的西装我就看出来了。”

除了通过语言可以满足对方的被认可欲,我们的某种行为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如果你交给他一些重要的任务或工作,这本质上就是对他能力和人格的认可,这种认同感要比言语来得更加真实和强烈,加薪与奖励也是如此。对夫妻而言,彼此之间从未迟疑的追随和陪伴是最好的诠释,再没有比“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更能满足对方的被认可欲了。

孤芳自赏虽“美”,却经不住时间的摧残。与人交往懂得满足他人的被认可欲,会让你收获更多好感。 CbRHkUdxofBvDb4xcEt3QZs4fqih+N268kLExx7kQnmgNM/Zr143EZ1Uuihix71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