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饭局、同行聚会的时候,相信你也曾遇到过这样的人:拉着这个说“这是我兄弟,我和他真是一见如故……”,拉着那个说“姐们儿,我得敬你一杯……”聊起天更是没完,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从童年趣事聊到暮年展望。这种过分的热情往往会把对方“吓”得不知所措,只想逃离这个让他窒息的场合。
人际交往中,热情当然是必不可少的。热情像洋溢在脸上的微笑和给出的温暖的拥抱一样,其实是在向人们释放信任与喜爱的积极信号。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在交朋友的时候都希望给人留下热情好客的好印象,而不愿意被人吐槽“高冷”。
然而,如果初次见面就和别人攀扯交情、称兄道弟,未免有失分寸。而且,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发自真心地喜欢、接受你这种热情的方式。很多人面对过分热情的人,往往心怀警惕——因为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许多别有用心者的一脸热情。
试想,如果你走在大街上,有位陌生人对你热情至极,主动向你示好,你会怎么想?如果原本关系不太亲近的人突然对你笑脸相迎,你又会怎么想?恐怕你的脑海中只会警铃大作:“这个人到底是骗子,还是推销广告?他这是什么意思,有求于我吗?”
况且,生活中有很多性格内向的人面对这种过分的热情只会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应对。笔者曾在某论坛上读到过这样一段倾诉:“我第一次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实在是热情极了。好多人对我嘘寒问暖,问我这个问我那个,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还有一些女孩一会儿招呼我吃东西,一会儿给我端来一杯可乐,可是我都不敢告诉她们我正在减肥,真的不想吃。她们对我如此热情,我确实很感动。可是我这个人天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他人的热情,只觉得好尴尬,想赶紧逃离这个热闹的氛围……”
热情过了头,也会变成一种负担。你没头没脑的“自来熟”,往往会让原本正常的聊天变成一场“尬聊”。有时候,你甚至可以表现得“高冷”一点,至少能保证你从头到尾表现得体,能够大大降低得罪他人的概率。当然,这里的“高冷”和摆架子是两回事。
“自来熟”的人,往往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表面上很随和,实际上很随便。更有人说:“见人就亲近可不是什么美德,而是对人际关系的越界。”在这方面,日本人做得很好。
日本文化里存在一个“间”的概念,意味着间隔、空间。日本人受此影响,与人相处时喜欢保持距离感,说话时也十分注意分寸,不给人冒昧、唐突之感。
一个女孩问身边的日本友人:“你来中国好长时间了,最不适应中国哪一点?”
日本友人思忖了下,缓缓说道:“我很喜欢你们的美食,喜欢你们的古建筑,但是有一点,你们的出租车司机可真喜欢聊天啊!这种感觉在北京尤其明显。”
女孩笑了笑说:“北京的哥都是自来熟,有时候他们自顾自聊‘嗨’了我也招架不住。”日本友人频频点头:“对啊,你们的司机真的很热情,常常弄得我很不好意思。”
她接着说道:“在日本,司机也会很热情,但绝不会主动问你的家庭情况、工作情况。你只需要告诉他们目的地,到了地方后付钱就可以,感觉没那么多负担。”
太过“自来熟”的人往往对交往的分寸没有太大的概念。他们不懂得在与人相处时留出足够的空间,常让身边的人感到困扰。
所以你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你正拿着手机发信息,他却凑过来想看看你发了什么内容;你根本没有同意,她却乱用你的东西,或翻看你包里装了些什么物品。自来熟的人常高估自己和别人关系的熟悉度,弄得对方不知如何应对。
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也要提醒自己不要表现得像个“自来熟”。不必要的热情只会给别人添麻烦,你口中的“哥哥”“姐姐”叫得亲切,却没问问清楚对方愿不愿意和你称兄道弟。
不止日本人,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讲究“度”,比如说“过犹不及”“适可而止”,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只是生活中很少有人能把握好这个度和分寸。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把握住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距离,才称得上高情商、有智慧,也是共情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