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朋友在微信上向我发牢骚,说他的一个下属工作能力挺强,但是人很固执,不管别人说什么都听不进去,给人一种油盐不进的感觉。固执己见出自《宋史·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意思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肯听从他人的劝诫,最终只能惹人厌恶。《旧唐书·李纲传》中也有:“时左仆射杨素、苏威当朝,纲每固执所见,不与之同,由是二人深恶之。”可见,与人相处,固执己见,顽固不化都注定是输家。
记不清什么时候,随手翻书,翻到了明代刘元卿写的盲子失坠的故事。
说有一个盲人经过干涸的小溪,不小心从桥上失足坠落,他紧紧抱住桥栏,想着身下就是万丈深渊,惊恐不已。旁边有人看到了,对他说:“不要害怕,尽管松手吧,下面就是土地了。”他哪里肯信。抓着桥栏哭嚎不已。
时间久了,他力气耗尽,失手掉到了地上。如旁人所言,他落到了地上,一点事没有。他便自嘲道“呵!早知道是实地,何必这么长时间自讨苦吃呢?”
我甚至能想象出他说“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时的表情。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掉泪”“不撞南墙不回头”,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固执己见的人身上明显的特点是太过于相信自己,关注自己,很少替别人考虑。我有一个朋友特别喜欢芥末,每次饭局必点带芥末的菜,这还不够,还要倾力向别人推荐,也不管别人爱不爱吃。
虽然此事不至于让大家都讨厌这位朋友,但我猜测他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容易产生误会和摩擦,碰壁的情况不少。
固执己见是沟通的大敌,在《高品质沟通》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沟通没有对与错,只有立场不同而已。”这句话让我感触颇深,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又有多少次是站在不同的立场去考虑呢?很多人都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而对别人的意见充耳不闻,固执得像石头,怎么敲打都没用。
三国名将关羽之所以最后败走麦城,被俘身亡,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固执偏激、刚愎自用。
固执己见的人不仅会在人际交往中成为输家,在追逐事业的过程中也会因为不善变通而走弯路。固执的人习惯墨守成规,不易接受新事物,总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最佳的,在变化面前顽固不化,结果损失惨重。
大家一定熟悉第一个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汽车大王福特,因为他生产了一种人人都买得起的质优价廉的汽车,从而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十多年后,汽车在美国普及,人们对汽车的品位开始提高,福特的汽车虽然质优价廉但造型不够豪华、舒适度不高、动力不够强,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了。
别人都劝福特赶快转型升级,生产更适合人们需求的新款汽车,固执的福特拒绝了,他坚持生产让他成名的T型车。毫无疑问,福特公司的效益越来越差,各地的工厂一度关闭半年之久,直到几年后推出了新车型才恢复生机。这期间,福特公司被通用公司一举超越。
还记得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几只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玻璃瓶中,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朝着光亮拼命撞击的蜜蜂最终气力衰竭而死,而无目的乱窜的苍蝇飞出了瓶子成功逃生。
是什么让蜜蜂葬送了性命?是它对趋光习性这一规则固执地遵循。是什么让苍蝇得以逃生?是它在随机试错的过程中找到了出路。
固执己见的人属于偏执型人格,此偏执非安德鲁·格鲁夫说的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中的偏执。安德鲁·格鲁夫所说的偏执是指执着。执着和固执虽然都有不听取别人意见层面的意思,但其坚持的东西却不一样。
执着坚持的是目标,固执坚持的是手段。举例来说,两个人同时见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上,固执的人只会守株待兔,执着的人却会采取挖陷阱、布网等多种办法来捕捉兔子。
萧伯纳曾说:“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固执地让世界适应自己的人,自然会在多变的世界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有研究发现自尊心是形成固执的根源所在。比如,固执的人觉得听取别人的意见就意味着需要自己低下昂贵的头颅,太没面子,于是就选用执拗、顶撞、攻击、无理申辩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使固执在这种自我满足中得到发展。这样,定然会影响与其他人的合理交往,也会与好的建议和机会擦肩而过。
固执己见的人一定是输家。要想改变这种性格,就要尝试去理解别人,试着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