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 正常的恐惧VS恐惧症

某司机开车途经精神病院时爆胎了,他想把备用轮胎换上,结果四颗螺丝滚到水沟里了,急得他团团转。精神病人笑他蠢,司机不服气道:“难道你有办法?”精神病人说:“你从其他三个轮子上各拆下一个螺丝,这样每个轮胎上都有三个螺丝,慢慢开到维修店就行了。”

司机问:“你这么聪明怎么会在精神病院呢?”病人笑道:“我进精神病院是因为精神病,不是因为蠢。”司机一时无语。

故事中的司机把精神病当作蠢就是一种错误认识,这特别像“恐惧”和“恐惧症”,不了解“恐惧”和“恐惧症”的人一定会认为二者就是同一概念。

百度百科上对于“恐惧”的解释:一种人类及生物心理活动状态,指的是人在面临危险情境,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压抑情绪体验,俗话又叫“害怕”。

恐惧症是一种神经症,以过分惧怕外界处境为主要特点,恐惧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焦虑、紧张不安、心慌、出汗等症状。患者通常都会有特定的恐惧对象,即使知道恐惧反应不合理,却不能防止和控制,因为他们总是能找到推动恐惧继续的借口,只要出现符合诱发病症的情景,就会反复发作。

“恐惧”是一种情绪表达,“恐惧症”是一种心理学病症,后者远比前者严重,二者之间有本质区别。

正常人都拥有恐惧情绪,对事物或情境产生焦虑、紧张或害怕,完全出于保护个体,避免接触有危害的东西,是正常的心理防御机能。如果恐惧感不受约束,掺杂了非理性的、不合逻辑的东西,并长期恐惧、紧张,严重到反复影响生活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那就是心理学上的恐惧症了。

比如说,过马路害怕被车撞,这一思考合乎逻辑,恐惧感会帮助我们注意来往车辆,安全通过马路。而恐惧症会把过马路这件事当作深刻记忆,记录在恐惧小本本上,不过马路时,仍会想到这件事。

健康人和恐惧症患者最重要的区别是:健康人面对现实,恐惧症患者回避现实。人生有很多事情必须硬着头皮去干,无论多么害怕,恐惧可以在一定可控限度内,无碍于正常生活,恐惧症却不可控。

小明关闭煤气阀门是为了安全,万一泄漏了怎么办?确认关闭无误后,此事就可以放在一边,这是恐惧;确认阀门关闭后,总觉得它在泄漏,可能会爆炸,多次检查仍不能放心,脑补爆炸画面,这就是恐惧症。

陈云雷刚过而立之年,去年开始,身边不断出现朋友、亲人离世的消息。最开始是大学同学因喝酒而猝死,他感到可惜的同时,叮嘱自己以后少喝酒;后来老家几个上了年纪的亲人去世,他还亲自参加了葬礼,感叹人生数十年何其短暂。

他开始有意无意地注意一些天灾人祸、疾病死亡的新闻,一发而不可收拾:开车怕车祸,吃饭怕中毒,挤地铁怕传染病,身体一有不舒服就去医院检查。他太惧怕死亡了,最后患上了死亡恐惧症。

关于“恐惧”和“恐惧症”的联系,依然要从长期性、反复性出发。前面提到过,恐惧症是一种大脑条件反射,恐惧症与长时间一次次受恐惧刺激有关,二者存在单向转化关系。即将恐惧延长至一定时间跨度,把握不好度,恐惧会变成恐惧症,符合情绪引发心理疾病原理。

为避免“恐惧”向“恐惧症”转化,一定要守住心绪,不受外界因素刺激。为何现在社会有这么多恐惧症患者?与手机、电视、电脑充满着一些刺激信息有关。天天让一个人接触关于疾病、关于车祸等消极信息,都会把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与自己对号入座,久而久之形成恐惧症。

不管遇到什么、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要活在当下,无论当时多么恐惧,事情处理完毕后即刻忘掉恐惧,以免长期积压在心中而“变质”。偶尔因某件事而恐惧是一种情绪宣泄,如果长期无意义恐惧,一定要提防恐惧症,及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 9lreBA+AkA7tokJzIxFymI1NdYsZ7i/OCYytTCDbXb9FvKG9p9ioHEytb6NIuxP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