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 广场恐惧症

广场恐惧症是指在公共场合或者开阔的地方停留时,内心会产生极端恐惧,想要逃离,却又因为逃离存在不可能性、无助性而自我痛苦。这种恐惧症一般由惊恐症发作引起,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性产生质疑,对伙伴抱有过于强烈的依赖性,一旦某种细枝末节让心中安全感消失,就会产生预期恐惧和回避行为。

从性格来看,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发病年龄多在18~35岁之间。这些年轻人更注重自身安全感。比如怀疑广场等公共场所中会有恐怖分子引发自杀式炸弹,或者释放某种气体病毒等。而大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更注重自己会不会因为某种突发性疾病而倒在众人面前。

刘晨不久前看了一篇解密报道:1995年3月20日上午7时50分,东京地铁内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投毒事件。犯罪分子释放了剧毒性沙林毒气,造成13人死亡,5000多人中毒,1036人住院治疗。事发当天,东京交通陷入一片混乱,日本社会和公众的内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近几天,刘晨一直恐惧“毒气事件”,因为他每天都要乘坐地铁上下班,“如果我乘坐的地铁发生同样的事件怎么办?”这种想法每每缠绕在心头。后来,他干脆改坐公交车,但是同样的想法依然挥之不去。最后索性踩着单车去上班,但是又怕有人开车故意撞自己。刘晨心中认定了不幸事件会在某个公共场所发生,波及无辜的自己。

他开始各种小心,每次在广场上散步,他都要前后左右查看,害怕有人故意伤害自己;坐出租车时,他也要查看司机是否反应正常,害怕被拉到荒郊野外,谋财害命。他恐惧出行,上班都想让父母接送。

一段时间后,刘晨醒悟过来:“每天坐地铁上下班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我瞎担心呢?我在广场散步,无冤无仇,谁又会伤害我呢?按照之前的想法,地球上的人都需要担心彗星撞地球了。”然后他摇头一笑,继续坦然生活。

广场恐惧症具有反复、波动的特点,许多患者在短时间内好转,完全恢复正常,而一部分人在反复恐惧中形成恶性循环。

广场恐惧症不仅体现在外界事物与安全感互相影响上,有时候也体现在依赖性方面。比如,做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一个人比较心虚,如果有一个伙计陪伴,底气就足很多。

李永和张昭是同窗舍友,形影不离。有一次,李永想出去走走,而张昭不想动。无奈之下,李永只好自己去,走在操场上的他总感觉浑身不自在,似乎所有人都在看他,又好像在议论他。他不禁心想:“平时去哪儿转悠,总会和张昭一起,这次一个人出来,真不习惯,这么尴尬。”李永转身回去。

把安全感寄予在熟人好友身上是人的一种本能,一旦单独行动就束手束脚,严重者克服不了这种恐惧,甚至不能单独见人。

广场恐惧症和其他类型恐惧,有共同的成因。对外界恐惧,无非听闻过在某地发生了恐怖事件,这种人天生性格敏感,对事件过度解读,夸大现实,把可能性强加在自身安全性上,做出过分反应,心理上的不安定恰恰是滋养恐惧的土壤。

广场恐惧症患者进入人多拥挤的场所,如公交地铁、戏剧影院、大型集会等会感到紧张不安,严重者还会出现头昏、胸闷等植物神经反应,并且做出明显抗拒和回避的动作。所有不安、恐惧都是脑海中事先策划好的剧情。

心理学上关于广场恐惧症的诊断标准为:置身某处时感到难以逃脱,或恐惧可能发生意外事件,然后患者会通过各种行为避免这种情境,通常会伴随精神痛苦,有人陪伴时可缓解,独自行动时会再犯。

针对广场恐惧症反复性对生活以及自身的影响,可以将广场恐惧症分为三个级别:轻微、较严重、非常严重。因此需要进行对应治疗,首先心理治疗是关键,平时多给予患者支持,鼓励他们多进入公共场所,体验安全性。此外,前面一直提到满灌法,可以尝试应用。

但是恐惧症更需要关注心理因素,可以为患者讲述:“你以前没有恐惧时,不也是每天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吗?而且世界上几十亿人,如果大概率发生恐怖事件,世界早就不会这么和平了。这就反证出你为了自我绝对安全而过度恐惧,只要跟以前一样生活就行了。”

虽然药物治疗对于恐惧症有一定作用,但是不建议当作一种疾病来对待,还是尽量让患者明白恐惧只是幻想罢了。 OeFqaGPIMzcbC+r2Gvzp2XeDgrIouiRwVcstEr2Qdd02oPlrBrvy2uGULQ765MO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