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电梯恐惧症

电梯恐惧症是因为害怕电梯电路故障、电梯坠落、被困电梯等灾难事件,而形成的无端恐惧。如果询问电梯恐惧症患者为何害怕,他们解释道:“电梯真的可能发生故障,存在这个可能性。”正常人面对该说法,有时也会被带进恐惧,因为机械故障是难免的。

有一个情景:电梯马上要关闭了,小明一个箭步蹦到电梯中,所有人只感觉电梯上下弹动了几下,心中同时一惊:可别掉下去啊。乘电梯本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但是很多人却对这件小事抱以恐惧感:“这可是20楼啊,万一电梯掉下去怎么办?”别人每天安全上下,你却天天想“电梯掉下去”。

乘电梯时,如果出现异常声响,类似于汽车抛锚等记忆就会出现在脑海中,此时下意识就认为电梯存在故障,可能发生安全事故,产生恐惧情绪。尤其是遭受电梯事件刺激过的人,更容易产生电梯恐惧症。

电梯恐惧症的产生和电梯空间狭小也不无关系。小空间本身就对人心有一种束缚和刺激作用。很多外国电影中,犯人会被警察关押到仅容一人反思的小牢房中,一段时间之后,抗压能力弱的犯人会因精神刺激过度而疯掉。

传统电梯恐惧症仅仅指电梯故障等安全事件对心理的伤害,现在又衍生出另一种电梯恐惧症,它不限于人与电梯之间,而是电梯中的人与人。比如,在电梯里遇到了上司,电梯中只有你们两个人,可是他不久前才批评了你,气氛瞬间尴尬。电梯里遇到上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与领导正常交流,有的人简单打招呼,有的人选择无视,装模作样看手机。

应对这种恐惧,没必要过分关注上司,简单问候或面带微笑即可。人的记忆具有极端性,往往只能记住最好和最坏事件,所以上司根本记不住在电梯里遇见你。所以只需表示基本礼貌即可,一个简单的打招呼就足以让上司明白,原来这个员工懂礼数。

电梯之所以成为心理恐惧的特殊场所,看似开关几秒间,上下一分钟,却是人际关系的浓缩。

除此之外,电梯恐惧症还来自陌生人之间的接触,电梯难免发生拥挤情况。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对美国东北部中产阶级成年人进行研究后提出:

相距0.45米以内属于亲密距离,可以仔细看清对方,并感受对方气息,一般是亲密者,如夫妻、情侣、父母和儿童之间的距离;相距0.45米到1.22米属于个人距离,双方有一定亲密关系,但需要保持一定限度,比如,熟人、好朋友;相距1.22米到3.66米属于社会距离,这是正式社交场合距离,用以工作和学习。

电梯内拥挤时,显然不符合个人空间的距离要求。试想进入电梯后,面对乱糟糟的后脑勺,闻着千奇百怪的味道,还可能存在四目相对的情况,小小空间,如坐针毡。如果执着于个人距离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别人先挤进去,我们等下一趟电梯。

针对电梯恐惧症,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法。简单解释就是逐步加深刺激,降低恐惧敏感度,根据自身对电梯恐惧的程度,设定“阶梯”刺激。比如,今天坐一次电梯,明天两次,而且要不断调整心境。就好像先让你从一米高的台子上跳下,逐渐提高高度,最后自然敢从“东方明珠”楼顶跳伞。

克服电梯恐惧症的前提是客观认知,然后运用科学方法积极纠正,还自己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电梯空间。 ONX2VeoHBAHH/+/4wm00MOZaMLR+Dve8lpiN7CgicNOp+UkJTY0e0X2KjMxtV6d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