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嫉妒来自被破坏的优越感

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一种被破坏的优越感,也可以理解为优越感被破坏后的心理反应。人们产生嫉妒心理,往往是因为人生历程中某一方面的优越感被他人轻而易举地破坏。我们因此变得失落、怨恨,内心仿佛被烈火焚烧般煎熬。

2018年,一则新闻在网上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中科院研究生谢某被高中时期的同学周某残忍杀害,后者用尖刀大力刺进谢某的背部、颈部,刀刀致命。谢某命悬一线前,周某竟举手欢庆。最终,谢某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周某却毫不畏惧,扬长而去。

被警方抓住后,周某将一切和盘托出。原来,当年周某和谢某都是班里的尖子生,身边人都对他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后来谢某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他延续着高中时期的勤奋努力,成绩一直很好。大学毕业后,他又考入中科院,继续着自己的学术生涯。

反观周某,发展却没有想象中的辉煌、顺利。原本他顺利考入川大,却很不甘心,觉得自己一定能考入北大或者清华。于是他退学复读,第二年考入西安交大硕博连读。可在大学期间,周某将所有时间都用来玩游戏,于是成绩一落千丈,最后勉强本科毕业。

一次同学会中,谢某与周某再次相遇。见谢某春风得意的样子,周某心里涌出一股强烈的恨意。席间,谢某好心好意地劝周某戒掉游戏,立鸿鹄之志。可这一句劝说却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在强烈的嫉妒心驱使下,周某做出了这等残忍之事……

也许你也有过这样的体验,看到别人的父母对自家的小孩儿百般疼爱时,内心只会羡慕,不会嫉妒;可当我们听到自己的父母夸奖别人家的孩子时,心里却难过极了。

看到那些老总、富二代们出入都开着豪车,顶多抒发一句“啥时候我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啊”;可看到条件跟我们差不多的人突然买了一辆豪车,心里顿时酸酸的,很不舒服。

心理学家认为,人只有在自己具有优越感,并被别人超越时才会产生嫉妒。就好像平民永远不会嫉妒一个商业大鳄所拥有的财富、社会地位等,因为平民从未在这些方面获得过个人优越感,没有个人优越感也就很难引发嫉妒心理。

这也恰恰印证了“猴王心理”,而这种心理最明显的特征是“唯我独尊”。很多人一生下来,就有一种强烈的“世界围绕着自己转”的心态,他们认为自己是“猴王”,是最强大、最不容挑战的存在。他们坚定不移地相信着这一点,内心感到无比满足、喜悦。

可当自己的“猴王”地位受到挑战时,烦躁、焦心、愤恨等一系列情绪便随之而来。尤其是与自己处于同一起点或同一领域的竞争者确实比自己卓越,各方面都表现得比自己优秀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并不是真正的“猴王”,这让我们的自尊心严重受挫。

与“猴王心理”如影随形的是“报复心理”。除非我们拥有足够的理智去克制自己的行为,否则我们一定会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对破坏我们优越感的人施与惩罚。

战国时期的庞涓便是个典型案例。庞涓拥有杰出的军事才能,还受到魏王的赏识并被提拔为大将军。孙膑的出现却破坏掉了庞涓的优越感。后者又气又妒,设计将孙膑骗到魏国,并让魏王挖掉孙膑的膝盖骨,造成孙膑终身残疾。庞涓被嫉妒操控,变得残忍无情。只是,任他机关算尽,最后却只落得一个惨死的结局,还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与庞涓相比,宋朝时的文学家欧阳修却算得上“光风霁月”,坦荡无私。就在欧阳修名满天下,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时,苏东坡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书生。

有一天,欧阳修无意中读到苏东坡的书信,不由得为这个年轻人的文采所震撼。他细细品评那些慷慨激昂的文章字句,内心激动不已。可想到自己终有一天会失去文坛领袖的地位,甚至到名声寂灭、年老昏聩的地步,他心里却又溢满了苦涩滋味。

可是,这位文学大家却下定决心:“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事实证明,苏东坡后来果然大放异彩,誉满天下,并一举成为北宋文坛的中流砥柱。

可苏东坡并未取代欧阳修,两人都取得了不俗的文学成就,以各自鲜明独特的文风与笔法被载入史册。谈起欧阳修奖掖后进的胸襟与气魄,后人无不啧啧称赞。

每当你察觉到自己正处于嫉妒的情绪中时,一定要让自己及时平复下来。想象自己正大力丢弃一个无用而沉重的心理包袱,让温暖的阳光洒满内心。记得佛经上有这样一句话:“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只要你的心量够大,就可以包容这混乱喧嚣的世界。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真正的“猴王”。最强者的位子,就算坐得了一时,也坐不了一世。所以,你的“猴王心理”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既然如此,何必逼自己走上嫉妒的独木桥?你要活在正能量里,用宽广的胸怀去悦纳自己,去迎接人生百态。 nk/3wWGl8gk7Wiqk+0RfBHvCnIgILEHWo5M1JiNZf+ogXE1USPcr3rUxYzJlBdp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