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 恐惧达不到预期,担心做得总不如想象中的好

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家从失败造成的后果角度解读了“失败恐惧”概念。他们认为,失败通常被定义为没有达成某种成就标准,而个体在觉察到自己可能达不到标准的时候,就可能产生恐惧感,即为失败恐惧。

刘志是一名新媒体编辑,他和那些普通混日子的小编不一样。他对自己编辑的文章非常负责任,并且抱有很大的期望。不过他编辑文章的效率一直都很慢,而且常常需要拖延很长的时间才能发表,这让他非常困扰,领导对他的出文效率也很疑惑。

直到有一天,领导观摩了刘志整个的编辑过程才发现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刘志由于对文字的敏感度极高,总是迟迟不愿下笔,或者下笔后又反复修改,习惯性地咬文嚼字。觉得自己写得总是差强人意,让自己的效率变得十分低下,一直到快下班的时候才能完成一到两篇微信文章,而且都来不及检查。

人们的拖延更多时候其实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当我们担心自己可能达不到某种标准而产生恐惧或者焦虑时,这些负面情绪很容易延长任务的执行期限。做事情追求极致是好事,但是过于执着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心理学上称:“将完美主义伪装成卓越的追求是错误的暗示。”一些完美主义者在害怕得不到他人认同时,会出现过于担忧的症状,甚至会对工作产生恐惧心理。

当你做事情时总是担心自己做得效果达不到预期,总想着能够面面俱到。或者把所有有利因素都考虑进去,只要有一项条件不满足就轻易放弃,不断拖延下去。这种想法归功于想得太多,要求也就多起来,以至于从担心产生的那一刻开始,拖延就会接踵而至。

然而完美的事情根本不存在,每一个成功的背后也有多重阻碍和艰难的故事。这不是人们放弃前行的理由,这些困难和不完美其实只要行动起来就能发现不过如此。就好像你去选购一款相机,你看上了它的价格和性能,但是,你突然担心这台相机是否能够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于是你不断在柜台前徘徊,却始终不能做出决定,以至于转身离去,将这件事放到以后再说。

其实,只不过是人们有时候想得太多,大部分精力都浪费在思考上,导致最后做事情马马虎虎。但是,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注意力的,如何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自己想做的事情上,是许多人困扰的问题。

想要告别这种因恐惧达不到预期而产生的拖延,下面几个方法能够帮助你。

第一,学会合理的数据分析

在大部分情况下,一个目标的实现过程,我们都可以用具体的数据进行基本分析,就像我们选择背完一本初级英语词典,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上面有多少单词,然后根据数量分配每天要背的数量。同样,考一个专业证书,我们也需要知道总共要考几本书,一本书分多少章节,每天最少需要完成的量是多少,这样合理地计划才能保证在最后能够完成任务,如果一点数据分析都没有,就光嘴里说上几句,这样期望再高,最后也只会是白日做梦而已。

第二,学会判断目标的合理性

实现理想的前提是,理想首先要合理且可以实现。如果我们想去实现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未免不切实际,同时难免会产生怀疑,所以在定下目标之前就要确定目标的合理性。例如,我们现在月工资2500元,一年内我决定要买一辆法拉利,这就是不现实的愿望,这叫期望过高,起步太低。但如果我月工资2500元,一年内我决定花3000元考完驾照,这就是很现实的愿望,是合理的,因为这通过努力就可以达成。

虽然高期望会让我们更有动力,但是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失落感。所以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目前可以完成的事情上来,脚踏实地,那么我们一定可以在职业之路上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fs0kH8wa3+/JKuj330uywlcoeD26Nr+hrcnnyIRZWN3Qj7sUaty113YUcYHBiBq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