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乐学校”开学一周后,我告诉孩子们:“明天把画画本和铅笔带来,咱们要画画。”
第二天,我们来到校园的一块草地上坐了下来。我给孩子们提议:“看看你们的四周。你们看到什么美,你们最喜欢什么,就画什么。”
秋日阳光照耀着我们面前的学校果园和实验场。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讨论开了:有人喜欢红色和黄色的南瓜,有人喜欢低垂着头的向日葵,有人喜欢鸽子窝,还有人喜欢一串串的葡萄。舒拉对天空中轻盈蓬松的云彩看得入了迷。谢廖沙喜欢上了水面如镜的池塘里的白鹅。丹科想画一条小鱼,他还兴奋地讲了有一次他和叔叔一起去钓鱼的故事,虽然他们什么也没钓到,但看到了小鱼们是怎样“玩耍”的。
“我想画太阳,”季娜说道。
大家安静下来。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画着画。我读过很多关于绘画课教学法的书。不过,此时在我面前的是一群富有朝气的孩子们。我意识到,孩子画的画和画画的过程是儿童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们不只是把周围世界里的某个东西搬到纸上,而是作为美的创造者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融入这个世界里,并欣赏着这种美。
看,这是万尼亚,他在全神贯注地画着蜂房,旁边是一棵树,上面开满了朵朵巨大的花,一只蜜蜂驻足在花朵上,它几乎和蜂房一样大。孩子的脸颊泛着红晕,眼神中闪烁着灵感的火花,这让老师感到无比欣慰。
儿童创作是儿童精神生活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领域,是一种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它能够鲜明地展示出每个儿童个性的独特性。无法通过某些唯一的且人人必须遵守的规则来透彻地理解这一独特性。
科利亚没有说他喜欢什么,于是我非常担心,不知他会画什么。我看到他的画画本上画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上挂着又大又圆的果实。可见,这是一棵苹果树,被闪着耀眼光芒的群星环绕着,一弯明月高高地悬在树上。我多么想从这幅有趣的图画中读出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我们在观察世界时迸发出的那种灵感的火花。
“苹果树上空环绕着什么星星?”我问科利亚。
“这些不是星星,”科利亚说道,“是从月亮上撒落入果园的银色火花。月亮上不是也有巨人铁匠么,是不是呀?”
“当然有,”我回答道。那些在宁静傍晚时分曾让孩子激动不已的想法也令我为之惊讶。可见,这个孩子曾仰望过夜空,欣赏过月光,留意过苹果树上方闪烁的淡淡月晕。
“但是,巨人铁匠们夜里打造的是什么线呢?”孩子思索着问道。
我觉得,与其说他是在向老师发问,不如说是在回忆夜空、淡淡的月光和起舞跳动的群星。我生怕打乱孩子的创作灵感。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了起来,因为我欣喜地发现,创作可以打开儿童心灵中潜伏着善良情感的隐秘角落。老师帮助孩子感受周围世界的美,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接近这些角落。
我仿照着拉丽萨的样子画起巨人铁匠。我觉得自己画得还不错。铁匠们画得像是真的铁工,铁砧也和集体农庄打铁作坊里的长得一模一样。我都已经忘记自己是个大人了。我感受到了一种喜悦的心情:我画的铁匠们会比拉丽萨的更好。然而我的画却没有留住孩子们的目光,大家反而簇拥在拉丽萨的周围。
“她画了什么呢?”我想。我从孩子们的头顶上看去:孩子的画里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为什么大家都很喜欢,而对我的画却不理不睬呢?我越细看姑娘的画,就越是清楚,孩子们有自己的世界观,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所以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效仿不来。
我的巨人铁匠们戴着普普通通的帽子,围着围裙,留着长胡子,穿着皮靴。而她的巨人铁匠强壮有力,顶着蓬松的头发,头发周围光芒四射,胡须也非同寻常,好似气势雄伟的涡旋。巨大的铁锤几乎是脑袋瓜的两倍大……对孩子来讲,这并没有偏离现实,反而是鲜明、真实的,是真真实实的想象力和敏捷的思维,是巨人与火焰力量的童话共性。不要把孩子想象出的奇妙语言改成我们大人的语言。让孩子们在彼此间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我给小学教师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请教给孩子们比例、透视和对称的规律。这些都很好,但同时也请让孩子去自由地想象,不要破坏孩子观察世界的那种童话语言……
每个孩子都想讲一讲自己画的东西。他们讲的那些鲜明的形象和比喻好似宝石一般闪闪发光。画画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
现在,每逢去田野和森林,我们总是会带上画画本和画笔。高年级的学生给小朋友们制作了可以装进衣服口袋里的小画本。春天,在我们学校恢复开学的几个月后,我做了一本大纪念册。每个孩子都照着自己的意愿把周围世界中所喜爱的一角画在了这本画册里。我在这里面还写了一些小故事。这是一部记录我们集体生活和精神发展的完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