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习惯与条件反射的关系

在已经形成的习惯之中,条件反射可以说是一个单位,也就是说当我们完全分解开一个复杂的习惯时,会发现条件反射正是组成这个习惯的单位。习惯反应与条件反射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我们曾经讲过几种条件反射,先来回顾一下:

这种条件反射十分简单。为了更清楚地对我的观点做出解释,我们先来做一个假设,如果任何一个复杂习惯反应的组成单位都是这些简单的条件反射,如果我没有让被实验者在接受了听觉刺激之后形成手部回缩的习惯,而是让他形成的习惯变成了转身并将双手背到身后。然后在他转身以后,使他面对一个圆形的视觉刺激,在这个视觉刺激下他形成向左走3步的条件反射;之后他会面对一个三角形的视觉刺激,在这个视觉刺激下他形成向前走2步的条件反射;然后他将面对一个长方形的视觉刺激,在这个视觉刺激下他形成向右走3步的条件反射。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引导被实验者在实验室内走一圈,因为他的每一个移动方式都是我们通过安排刺激来进行引导的,他的每一个移动方式都按照我们所预想的进行,无论是向左、向右、向后,还是抬手、缩脚。

那么,比起对习惯的解释而言,对条件反射的解释是不是更加简单明了呢?答案是肯定的,对于一个条件反射,即使我们不去对它进行“解释”,也能够用简单的术语来说明一个实验的复杂过程,这一点通过我们的分析就能够做到,哪怕我们无法去解决这个实验,也无法去进行这个实验。对于我们的阐述,我想生理学家或许能够解释,这个阐述就是:

反应R不会因为刺激S1而产生,但是会因为刺激S2产生,并且这是一种无条件反射;当我们首先向有机体呈现了刺激S1,紧接着呈现了刺激S2,不久之后,刺激S1的出现也会引起反应R的产生。这也就是说,从此刺激S2就开始被刺激S1所替代。

对此,生理学家会进行这样的解释:“反应R不会因为刺激S1而产生这一点假设就是错误的。很显然,刺激S1能够引起反应R,不过因为它的效果十分微弱,所以无法引起一个明显的反应。而刺激S2的效果很强烈,它引起反应R的效果非常明显,从生理上来讲,当有机体感受到刺激S2时,反应R很明显就是用来作为回应的。而有机体运动部分的惯性或者是阻力在刺激S2引起了反应R之后开始渐渐变小,于是就到达了刺激S1的范围之内,所以刺激S1引起反应R的效果就开始明显起来。”

对于这些建立在条件反射基础上的现象,生理学家如果想对它们做出解释的话,就只能从系统的加强、累积、阻力等方面来加以说明。这些内容十分复杂,我们无法对此进行以一一描述。不过,对于这种生物现象,即使我们不去等待专业生化术语的解释,也能够对行为习惯进行研究和探讨。 RgXIkxElooWa6gXn3NHXUiOxqJXv2FXa3tE4ieEOdXS7ZeeycrtswnAIxAu1nAk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