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人际沟通分析理论的原理

关于人际沟通分析理论的原理,我们已经在很多地方讨论过了——在《心理治疗中的沟通分析》中进行了最为详细的阐述,在《组织与团体的结构和动力》中概述了其在团体动力学方面的运用,在《人间游戏》中提出了其对“心理游戏”分析的作用,在《团体治疗的原则》中分析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在《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入门》中通俗易懂地对理论进行了总结。因此,我们这里只对原理进行简单概述,以方便手头没有以上书目的读者阅读。

A.结构分析模型

自我状态理论是人际沟通分析理论的核心。“自我状态”是一种信念与感受一致的系统,通过相对应的行为表现出来。每个人身上都有3种不同的“自我状态”:(1)“父母自我状态”来自父母亲形象,以下简称为“父母”。在这种状态下,个人的感受、想法、行为、言语及反应符合父亲或母亲一方在其年幼时的表现,且该状态在养育下一代等过程中较为活跃。即使个人当前没有处在“父母自我状态”之下,这一状态依然可通过“父母影响”干预其行为,对其进行道德般的约束。(2)在“成人自我状态”(即“成人”)下,个人能客观评价其所处环境,基于经验判断可能性和可行性,并进行计算机般的缜密思考。(3)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小男孩或小女孩,其感受、想法、言语及反应都与其某一孩童时期的表现相符,这一状态称为“儿童自我状态”(即“儿童”)。“儿童”并非幼稚或不成熟的(这些都是“父母”的说法);“儿童”是孩子气的,指个人表现得就像某一时期的孩童一样。这里“某一时期”需要特别关注,通常会在2岁到5岁之间。了解“儿童自我状态”非常重要,不仅因为这个“小孩子”会伴随我们终生,同时也是我们人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图1A 人格结构图

图1B 简化的结构图

图1C 二阶结构图

图1A代表每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也就是“结构模型”),包含所有的感受、想法、表达和行为(图1B是其简易缩略版),即使在之后更详细的讲解中,也不会出现新的“自我状态”了,只会对主要部分进一步细化。研究发现,多数情况下“父母自我状态”可分为两部分——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在“儿童”形成时,“父母”“成人”和“儿童”都已经存在了,因此“儿童”中包含着3种“自我状态”,这一结论也可通过观察现实中的儿童得到。图1C是一个二阶结构分析,通过辨别“自我状态”来区别不同“感觉——行为模式”,这样的做法属于“结构分析”。本章在讨论“自我状态”时,“父母”(P)、“成人”(A)和“儿童”(C)这3种状态将加上引号或用字母代表,和现实意义中的父母、成人和儿童加以区分。

这里还会提到对人格的“描述”(也就是“功能模型”),包括亲密型“父母”、照顾型“父母”和控制型“父母”,以及自然型“儿童”、适应型“儿童”和叛逆型“儿童”,部分词语可从字面理解,部分会在下文加以解释。“儿童自我状态”从“结构”的角度分成3部分,水平排列呈现,而图1D则从“描述”的角度划分,垂直排列呈现。

图1D 对人格的描述

B.人际沟通分析理论

通过上一节的分析,可以看到当两个人在沟通时,其实是每个人身上3个——一共6个“自我状态”在碰撞(如图2A所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3种“自我状态”也各不相同,因此关键是要搞清楚,每个人在沟通过程时,是处在何种“自我状态”之下的。而这一过程可在图表中用箭头将双方“自我状态”的联系体现出来。最简单的沟通模式中,两个箭头是平行的,这种模式称为互补沟通,如图2B所示,该模式一共有9种组合(PP、PA、PC、AP、AA、AC、CP、CA、CC)。举个例子,图2A就代表了一对夫妻之间的沟通(PC),刺激是从丈夫的“父母”到妻子的“儿童”,而回应则是从妻子的“儿童”到丈夫的“父母”。理想情况下,这可能是一位父亲般的丈夫在照顾懂事的妻子,只要沟通一直是互补的,那箭头就是平行的,这样的相处也会一直持续下去。

图3A和3B中,情况有了变化。图3A当中,一方发起了“成人”对“成人”的刺激(AA),比方说询问信息等,却收到了对方“孩子”对“父母”的回应(CP),这样一来,刺激箭头和回应箭头就是交叉而非平行的。这样的沟通模式叫作交错沟通,而该模式下,双方的沟通是错位的。比方说,丈夫问“我的袖扣放哪儿了”,他只是在询问信息,但妻子却回答“怎么什么都要怪我”,这样一来,他们聊的就不再是“袖扣”,一场交错的对话就产生了。该例子就是“交错沟通”的第一种类型,这是心理治疗中常见的一种移情,这种沟通类型也是造成世界上很多问题的根源。图3B代表的“交错沟通”的第二种类型,一方发起了“成人”到“成人”的刺激,比方说只是提了个问题,却收到了对方“父母”对“儿童”居高临下的回应。这是最常见的反移情,是人际关系和政治关系中造成问题的第二大根源。

图2A 互补沟通(PC-CP)

图2B 九种可能的互补沟通关系

按照图2B中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统计计算得到72种交错沟通的类型(9×9=81,除去9种互补型),不过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只有4种发生概率较高,值得关注。这4种包括上文提到的类型一(AA-CP),即移情;类型二(AA-PC),即反移情;再加上类型三(CP-AA)“夸张回应”,这种情况下,一方需要安慰,而另一方却在讲道理;类型四(PC-AA)“粗鲁无礼”,一方期待得到顺从,而对方在摆事实、讲道理,这样的回应让人感觉是在自作聪明。

图3A Ⅰ型交错沟通(AA-CP)

图3B Ⅱ型交错沟通(AA-PC)

互补沟通和交错沟通都属于单层简易的沟通模式。而角状沟通和双重沟通则属于双重隐性的沟通模式,如图4A所示。在这种模式下,一方看似从“成人”出发,和对方的“成人”进行沟通(比方说听起来很客观的推销),实际上是想勾起对方的“父母”或“儿童”。图4A中从“成人”到“成人”的直线,代表着这场沟通的社会性表层含义,而虚线则代表着心理学深层含义。这样来看,如果成功达到角状沟通,得到的回应是“儿童”对“成人”的,而不是“成人”对“成人”的,反之如果失败了,则对方的自我状态依然是“成人”,回应也是“成人”对“成人”的。考虑到沟通过程中“自我状态”的不同组合搭配,可以得到18种角状沟通类型(如图4A和4B所示),每一种都有虚线代表隐性的“自我状态”被成功勾起,但如果失败了,则对方的回应也是平行的直线。

图4A 成功的角状沟通

图4B代表双重沟通模型。这种情况下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沟通层面——一个是社会性的表层,一个是心理上的深层。研究图表可得出,存在6561种不同的双重沟通类型,排除掉其中重复的部分(也就是81种互补型沟通模式),最后剩下6480种,但幸好只有6种经常出现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

图4B 复式沟通

有读者可能会奇怪,为什么这部分出现了不少数字呢?原因如下:(1)从“儿童”角度来看,本来就有很多人喜欢研究数字。(2)从“成人”角度来看,运用数据可以使人际沟通分析理论比大部分社会学、心理学理论显得更精确。(3)从“父母”角度来看,尽管我们在分析上追求精准,却没有限制类型的多样性。比方说,我们只参与3场沟通,每一场沟通存在6597种可能(9种互补型沟通、72种交错型沟通、6480种双重沟通类型和36种角状沟通类型),那么3场加起来就有约3亿种沟通类型(6597 3 ),充分涵盖了个体差异带来的多样性。就算把全人类两两组合,每一组进行3次沟通后再重组,如此反复200次,其间各组沟通内容不可重复,自己说过的也不可再说,该理论也完全容纳得下。实际上,多数人每天要进行成百上千次沟通,那加起来就可能有无数种沟通类型。在6597种沟通类型当中,即使有人讨厌其中的5000种,且从不以这些方式进行沟通,他的选择空间依然非常大,他的行为也不会被模式化。除非他和大部分人一样,自己给自己的行为设限,但这就不属于人际沟通分析理论的缺陷,而是本书所主要讨论的其他影响因素。

如上文所述,该理论不管是整体还是分支都统称为人际沟通分析理论,因此我们把针对“单个沟通”的分析定义为严格意义上的人际沟通分析理论,而这也是继结构分析之后的第二步展开。严格意义上的人际沟通分析理论,对理论整体给出了严谨的定义,想必对科学方法论有研究的读者会更感兴趣。沟通是社交行为的基本单位,由单一的“刺激”和“回应”组成,表现为口头语言或非口头语言。而它之所以被称为沟通,是因为双方均是有目的地参与其中,也都有所获得。发生在两者及以上的沟通过程,都能被分解为一系列的“单一沟通”,从而方便理论分析,这一点得益于该理论有一系列定义规范的基本单位。

人际沟通分析理论是在特别明确“自我状态”定义的基础上,基于对两人及以上可能出现的沟通类型分析,在已知的沟通类型种类中,研究人格和社交行为的一种理论,同时也是心理治疗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不过在这几千种类型中,只有15种经常出现在日常实践中,其余大多只存在于学术讨论中。如果某系统或方法并非基于“单一沟通”中特定“自我状态”的严谨分析,则不属于人际沟通分析理论。事实上,该定义旨在建立一套囊括人类所有社交行为模型,且该模型符合科学的简约性原则(又称“奥卡姆剃刀律”),仅提出了两种假设:(1)人们能够从一种“自我状态”切换到另一种;(2)如果一方先发言,另一方在短时间后也发言,则后者的发言是对前者的回应,这一点是可以被证实的。其次,该模型的有效性还在于,到目前为止在人类上百万次的沟通当中,并未发现模型无法涵盖的例子,同时,该模型因基于简单数学运算而具有严谨性。

想要从沟通的角度来看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问问自己:“如果是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他会对某个成人的行为,做出怎样的回应呢?”

C.长期社交行为模式的选择(时间结构)

我们还需要指出,长期的沟通行为也是存在的,甚至会持续长达一生。因此,短期和长期的主要社交行为都是可以预测的。很多人在独处时会感到非常不安,因此即使一些沟通几乎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却也还是可能会发生的,比方说去参加不想去的聚会(因为总比一个人待在家要好)。长期社交行为模式的选择背后有三种“驱力”或“需求”在推动。第一种称为“刺激”或“感觉需求”,某些研究称,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生物都会追求刺激,而非躲避刺激。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过山车那么受欢迎,为什么监狱里的犯人想尽办法避免被关禁闭。第二种称为“认可需求”,指人们会追求某些特定的感觉,这种感觉只能由另一个人提供,或在某些情况下由某个动物提供。这就是为什么刚出生的猴子和婴儿都不止需要哺乳,还需要母亲的气息、温暖和抚慰,不然就会郁郁寡欢,这和成年人遭人冷遇甚至无人愿和他打招呼的感觉是相通的。第三种可以称为“结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小团体壮大后,会逐步向大机构组织发展,而擅长进行长期社交行为模式选择的人也往往是社会上最受欢迎、成就最高的。

此处我们举一个既包含“刺激需求”又包含“结构需求”的例子——老鼠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老鼠们要么生活在完全的黑暗中,要么生活在持续照明无变化的白色笼子当中,一段时间后,将这些实验鼠和正常老鼠一起放进普通笼子,结果发现食物只有被放在黑白两色格子的棋盘上时,实验鼠才会去吃;如果放在普通背景上,它们就会熟视无睹;而在正常环境长大的老鼠,无论什么背景都不妨碍它们进食。由此可见,对实验鼠而言,结构化的刺激比填饱肚子更重要(实验中将“结构化刺激”称为知觉经验)。实验者在结论部分指出,对“结构化刺激”的需要可能是生理性的,就像“饥饿感”一样,且早期经历的感觉剥夺,其影响可能会伴随一生,具体表现为对复杂刺激的强烈吸引。

在人类社交行为中,短期社交行为可分为四种基本模式,外加两种不常见的模式。就是说,如果有两个人或者更多的人碰面了,那他们之间可能出现六种社交行为模式。第一种属于不常见的极端模式,称为“退缩”。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地铁上,或退缩精神分裂症治疗小组等,这些场合下人们彼此不会公开交流。如果说“退缩”是每个人都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那接下来的“仪式”,则是最安全的社交行为了。“仪式”大多是高度程式化的,可以是非正式的交流,也可以是正式的典礼,都是完全可以被预测的。“仪式”中的沟通几乎不传递任何信息,实质上更像表明相互认可的符号。组成“仪式”的单位被称为“安抚”,这就好比婴儿通过安抚得到母亲的认可,而“仪式”的内容则是由外界的传统或社会习俗决定的。

第二种最安全的社交行为我们称为“活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工作,不管是聊搬砖和泥还是聊数学难题,此时的沟通主要围绕工作的内容。工作中的沟通大部分都是“成人”到“成人”的,指向外在的现实问题,而“活动”也是围绕现实展开的。下一个是“消遣”。“消遣”不像“仪式”一样程式化、可预测,但也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多样性,就像一篇半命题的作文,可能发生在成员们都不太熟悉的聚会上。“消遣”大多符合社会习惯,以大家普遍接受的方式谈论非敏感话题,但这时个人特质就可能会显现出来,这也就来到了我们下一个要讲到的社会行为——“心理游戏”。

“心理游戏”由一系列隐性沟通组成,具有重复性,且具有心理上的回报。隐性沟通是指一方假装在做某事,而实际做的是另一件事,因此所有“心理游戏”都包含一个“饵”,而对方身上有一个“钩”,也就是能够被“饵”诱惑的弱点,比如恐惧、贪婪、敏感、易怒等,找到了“钩”就可以控制对方。在对方被控制之后,发起者就“提竿收线”,得到心理上的回报。发现上钩了之后,当承受者努力想搞清楚发生了什么时,就会瞬间陷入困惑、感到被骗。当“心理游戏”结束,双方都会有所得或有所失,这种得失是双向的,主要是过程中双方产生的情绪,且不一定相同。“心理游戏”有四个必备特征——因为沟通必须是隐形的,所以一定有“饵”,而有“饵”就有相应的“钩”,有被欺骗的“承受者”,以及双方的“得失”。以上可以归纳为下面这个公式:

C+G=R→S→X→P(公式G)

C(Con)+G(Gimmick)代表饵挂上了钩,R(Responds)则代表承受者上了钩,S(Switch)代表发起者提竿收线,而X(Crossup)代表伴随产生的困惑或被欺骗的情绪,最后P(Payoffs)代表双方都有所得失。只要符合该公式,就可以称作一次心理游戏。

单纯地重复或者坚持并不能构成心理游戏。在一个治疗小组中,如果一个病人忧心忡忡,每周都要问治疗师:“我一定能痊愈吧?”在治疗师安慰他之后,病人表示感谢。这个过程并不是隐性沟通,因为病人坦陈了自己的需求并得到了满足,他没有别有用心地利用这个过程,也彬彬有礼地作出了回应。因此这一类沟通不属于心理游戏,而是一种活动(Operation),这两者应该严格区别,就好像工作程序和社会习俗应该区别开来一样。

然而,如果另一个病人也向治疗师寻求安慰,在得到安慰后,却反过来让治疗师难堪,这就属于“心理博弈”。比方说,病人问:“我一定能痊愈吧?”治疗师关爱地说:“当然!你一定会好的。”就在这时,病人并没有像普通人一样表示感谢,而是“提竿收线”露出了他的真正目的——他反问医生,“世上哪儿有一定的事,你怎么这么自以为是?”这话一下让治疗师落入陷阱、慌了手脚,却正是病人的目的。当心理游戏结束,病人因骗到了治疗师而得意扬扬,而治疗师则垂头丧气,这些情绪就是两人的“得失”。

这个例子完全符合心理游戏公式。“饵”就是最开始的问题,“钩”则是治疗师对病人的关爱,当“饵”挂上“钩”,治疗师按病人预期地给予了回应,病人就“提竿收线”,欺骗了治疗师,最后双方各有得失。

C+H=R→S→X→P

在这个心理游戏的简单例子当中,从病人的角度,他是想要“打击他”或者“让他倒霉”,而从治疗师的角度,他只是想帮助病人。我们可以把“得失”理解成“点券”,积极的情绪价值看作是“金色点券”,消极的情绪价值看作是“棕色或蓝色点券”。这样病人通过欺骗,得到了虚假的胜利,也得到了一个假的“金色点券”,相应地治疗师得到的是“棕色点券”。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

每一次心理游戏都有一句“口号”或者一个“题目”,与其他心理游戏区别开来,比如常见的口号“我只是想帮忙”。我们可以把口号理解为一件“T恤衫”,人们穿着去标榜自己的主张。而通常这场心理游戏的目标就藏在口号里面。

最后,生活中还有一个不太常见的社交行为模式,我们称为“亲密”。双向亲密被认为是坦诚的、不含博弈的关系,是一种无私的给予。“亲密”可能是单向的,因为存在一方坦诚光明、无私给予,而另一方阴险狡诈、别有用心的情况。

性行为可以说涵盖了所有社交行为的类型。开始时两个人可能处在退缩状态下,或许是在一次仪式集会当中、在一天的工作当中、在雨天享受闲暇时光当中,或许是在进行相互利用的心理游戏,还可能是在进行真正亲密的表达。

D.人生脚本

以上提到的社交行为,都属于“时间规划”模式,旨在避免无聊,同时从每一情况中获得最大的满足感。而每个人都有一个预先设定好的人生计划或脚本,里面写满了仪式、消遣和心理游戏,这些既让脚本进一步发展又带来了即时的满足感,中间夹杂着退缩和偶尔的亲密,每个人据此来进行长期社交行为模式选择,不管是按月、按年抑或是一生。脚本通常基于孩子气的幻想,可能会延续一生的时间,而对于更明智、敏锐和有洞察力的人来说,人生就是幻灭的过程,只余埃里克森所提到过的“人生危机”。这些危机包括:青春期对父母的重新评价,对匪夷所思的中年的抗议,等等,以及在此之后产生的人生哲学。在中年之后依然过分生活在幻想里,有时也可能会导致抑郁或迷信,而完全抛弃幻想可能会导致绝望。

“说完你好说什么”,长期社交行为模式的选择(时间结构)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客观描述,而接下来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观察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打完招呼一般都会怎么做,我也会在其中暗示正确做法。当然,想要更好地进行阐释,我们不妨探究一下人生脚本的本质以及其发展路径。 LNVFAtwdyqls2yjqI393to4wUy1jQp8ccEwLJxZRDREu18zW8JIG8j7pD7mXHpd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