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的主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当权主政的“女皇”。
春秋战国时期也屡有太后摄政的事情发生,但那时候还属于邦国时代,影响并没有后来这么大。
吕后,自汉高祖刘邦驾崩开始,直到她追随刘邦而去,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她都是整个大汉帝国的实际控制者。
当年的“相面爱好者”吕太公并没有看错自己选的女婿,也没有看错自己的这个闺女。他这个闺女比自己这个女婿主政的时间更久。
在历史中,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男人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有很多女人,凭借自己独特的政治手腕,特殊机遇,如孩子年幼、少不更事以及一系列的因缘际会,而手握权柄,甚至独断朝纲。比如,两汉历史中,太后及其衍生出来的外戚力量,将占据权力游戏很大的篇幅。
历史长河中的很多皇帝,由于爱好众多,而且很多爱好往往对身体消耗比较大,那个年代又没有发明出来保健品,很多猛药又都有毒,所以很多时候折腾不了多长时间就累死了。这就导致了继位的皇子年纪往往非常小,大臣们又没法完全信任,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中,后宫干政这样的事情实际上经常发生。
但即便是高频率出镜,这帮太后们留给我们的印象却并不多。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我们脑子里能够留下的太后的名字,加起来应该超不过五个,这还得益于电视剧的效果。
因为能干好的太少了,干砸了的倒有的是,而且太后们往往只要有一点干得不怎么样的地方,就会出现“一胖毁所有”的效果。
政治这个东西,比较考察理性和平衡能力。在任何时刻,都不能由着性子来,你得仔细地评估多方力量,了解各个利益集团的关注点,满足上中下三个人群的基本诉求,等等。
作为一名政治家,你就要像一个有着神奇口袋的机器猫,总能变出来一些东西,来满足各方面的利益需求。或者说,你要牺牲掉一些可以被牺牲的群体,去安抚不能得罪的群体。
什么时候要妥协,什么时候要强硬,什么时候必须演戏,这些都是贯穿一个政治家一生的课题。不要认为皇帝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这样的皇帝是当不到一个月的。
最大的权力往往也意味着最大的反噬,你为所欲为,没两天刀就架在脖子上了。代表人物就是被霍光废掉的傻冤家刘贺。他从上位到被废,前前后后不过二十七天。这就是拿皇位当大托儿所的下场。
总体来说,主政做主,尤其是当最高决策者,这是一个脑子里时时刻刻需警醒、勤算计的工作。但是,脑子要始终保持清醒、理性,这其实是非常难的。因为我们是人,并不是机器,总会有自己的好恶与需求,总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影响。这个活儿往往男人都干不好,更别提并不以理性见长、情感容易外露的女人了。
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开始到袁世凯窃国,一共四百九十四个皇帝,但有道的明君是一分钟就能数得过来的。
不过,面对这么一份绝大多数人干不好的工作,刘邦的妻子吕雉,却做得相当不错。
整个汉初,由于刘邦本人统治以及帝制磨合新时期的特殊环境,所以他死后的政局并不稳当。虽然异姓王都被扫干净了,但还有一帮老人呢!一大堆的功臣宿将,过去都是和老皇帝喝酒打哈哈的主,光是给刘邦磕头就学了很多年。这帮人服不服你,你镇不镇得住,对于年轻的汉政权来说很重要。
刘邦总是喊着“这天下是马上打下来的”,这种话说起来往往特别过瘾,对别人也会起到榜样的作用:毕竟当初你不就是个亭长嘛!既然你可以打,为什么我不能呢?你确实很牛,总是有大龙护体,但你的儿子可不一定行。
关于刘邦的接班人的问题,各种史书中写得比较热闹,“换太子”的桥段也有很多,但实际上即便是刘邦自己非常想,但在真正落实时,他却并没有什么选择。因为他只要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过早地离开大汉百姓,他就会想明白,在他死后,只有他的正妻吕后,或者说以吕后为首的吕家,才有能力镇得住刘家江山。但是吧,吕家的这几个兄妹太有能耐了,这也成为困扰刘邦人生最后几年的头疼事。
人生岂能尽如意啊!
吕后从刘邦创业的那一天起,就将自己定位成了“老板娘”“贤内助”。以吕后哥哥吕泽为首的吕家集团,则是刘邦定鼎天下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刘邦纵有千般无奈,最终还是托孤给了自己的这个媳妇。
刘邦一辈子识人没打过眼,可见吕后无论是从能力上,还是在立场上,都能够让他放心。
下面我们就要来看看,吕后的人生修炼历程了。
吕后的本名叫吕雉,吕太公当年相中刘邦后,为了表达自己对多年都没有看到过的奇葩面相的喜爱之情,就将自己的亲女儿送了出去,认为自己不平凡的女儿终于找到了正主。由此吕雉开始了不平凡的一生。
所谓不平凡的一生,就是上半辈子劳身,下半辈子劳心。她的人生前半段,并没有像自己爹说的那样,显露出什么大富大贵的模样。日子一天一天过,美女变成老太婆,吕后望穿了秋水,却依然没有看到什么转机,更不要说富贵了,自己简直被当成了老爷们儿使。
由于刘邦亭长经常满世界跑,也不干活儿,挣得那点钱又不够他自己败的,所以吕后只能一手抓生产,一手带儿女,亲自带着孩子们下地干活儿。
那个时候,吕雉在内心深处对她爹应该是很不满的,因为她爹看走了眼,刘邦都成糟老头子了,还天天吊儿郎当的,哪里会是什么贵人!
不过,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吕太公的家庭教育是多么到位,因为即便并没有过上好日子,吕后依然日日夜夜地为家操劳,帮衬刘邦,无怨无悔。吕太公养了一个相夫教子、贤惠持重、任劳任怨的好女儿。
守得云开见月明,人生很长,只要不死就会出头,但迎接大福报的前提是,你自己的内功修炼得要够深厚。
吕雉还不知未来等待她的是什么,但生活却一直在往她身上加砝码,似乎就是要看看这个女人到底是个什么器量!
受了半辈子累的吕雉,在刘邦四十几岁、黄土都埋到脖子的时候,又迎来了人生下限的新挑战。由于刘邦私放了囚犯,逃入了芒砀山,他自己倒是跑了,吕雉却因此被抓进了大牢。在牢里,人往往是没有什么尊严的,尤其是女人,有时候还会受到很多不堪的侮辱。吕雉在里面,受了不少苦。
不过,刘邦有个好哥们儿,叫任敖,在监狱中当差。有一次,任敖看见自己的同事在虐待吕雉,一怒之下打伤了那个狱卒,并高调宣称,这个女人今后谁也不能再碰!这份恩情吕雉一直记在心里。掌权后,她将当初的这位恩公任命为御史大夫,算是为当年急公好义的这份情谊开了一张大支票。
后来,天下大乱,吕雉被放了出来,她不仅没有恼怒刘邦牵连了自己,反而经常去芒砀山中给成为“原始人”的刘邦送吃的、穿的,还经常为自家男人做公关工作。她告诉沛县的父老乡亲:“因为我家老头儿脑袋上总顶着云彩,所以我才能找到他。”刘邦的很多广告宣传,都是出自吕雉之手。
是啊!不是自家的男人,谁会这么细心地观察呢?不拿这个男人当成自己的性命,又怎么会如此地无怨无悔呢?不是将自己的一生和这个男人绑在一起,又怎么会找机会就往自家老爷们儿脸上贴金呢?
吕雉是一个好妻子、贤内助,这一点刘邦是知道的。
事实上,刘邦这辈子掏心窝子商量事情的对象就两个人,一个是张良,另一个就是自己的妻子吕雉。
长年的坎坷与风霜让吕雉渐渐通达人性,在不断摔打与跌倒后,她明白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好挂在嘴边。面对感恩的人,他们自会心中有数;面对不感恩的人,说再多也没用,反而会害了你。
这么多年来,直到刘邦驾崩,吕雉从来没有喊过自己当初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哪怕是刘邦后来准备换太子时,吕雉也从没有提过自己当年咬牙流泪忍过来的岁月。她明白,过去的都过去了,想保住自己儿子的地位,还得靠自己。
作为一个妻子,吕雉有一肚子的委屈,从开始到最后,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
天下大乱,刘邦提着脑袋造反,终于混出来了。在汉中当汉王时,没有派人回来接吕雉;在项羽老家醉生梦死时,没有找吕雉;直到被项羽打得屁滚尿流时,才想起来接自己的这位结发妻子。早干啥去了呢?
吕雉和刘太公被项羽抓走了,这一抓走就是三年。直到荥阳和谈,吕雉才被放了回来,但回到自家男人的身边时,刘邦早已宠妃成云,最受宠的那个妃子叫戚夫人。
时光如流水,女人的好时光就这么流逝了,此时的吕雉,已经快四十岁了。自家男人的心,是再也拽不回来了,但好在有一双儿女,还有这份家业可以经营。老爹当初的预言实现了,虽然经历了如此长的时间,但自家男人打下了天底下最大的一份家业,这是她没有想到的。谁都不是开始干什么就能成什么的,但她却开始学着帮刘邦操持这份家业。
虽然吕雉是一个女人,但她将自己的影响力不断地扩大到了随刘邦打天下的这帮功臣宿将之中,这在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后中,是唯一的一个。
她导演了杀韩信、剁彭越的故事,手段狠辣。杀韩信时,她心思缜密地先扣了萧何,或者说是萧何主动投诚选边,站在了她这边;杀彭越时,是彭越亲自哭着送上门来的。如果她没有足够大的影响力与政治筹码,彭越是不会走她这条门路的。
戚夫人自恃得宠,总希望自己的儿子赵王刘如意能够继承皇位,没事就跟刘邦哭,史书中记载,甚至到了“日夜啼泣”的地步。她的这种办法,就特别妇女化,总认为跟自家老爷们儿哭闹,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女人不是孩子,会哭并不意味着就有奶吃。
对男人提要求时,一定要说他还能从你这得到什么,尤其你面对的还是刘邦。区区一个戚夫人,能指望刘邦从你这得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