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穿越到汉朝,做个汉朝人,首先对服装要了解,总不能“裸穿”。那么,就要先弄明白一个问题:汉代人穿不穿裤子。
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读一下《拾遗记》中的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曾先后出任秦、魏国相的张仪有个好习惯——喜欢随手记录。那时没有手机和微信朋友圈,甚至连纸张还没来得及发明出来,记东西多用竹简、木简。我们知道,这些东西不是手机,很不方便天天带着出门,怎么办?
有办法,就是把要记的东西“以墨书掌及股里”,晚上回到家里再将它抄到竹简上。掌就是手掌,股即大腿。之所以这么方便,因为手掌及大腿无衣,墨书之后可以洗去,所以被用来代简题记。
《韩非子·外储说》中也讲到一个故事:齐国有个盗贼,为了避免人们的注意,专门披着一块狗皮出外行盗。他的儿子不知实情,向小伙伴夸耀道:“吾父之袭独有尾。”就是他父亲的衣服有尾巴,挺洋气。
小伙伴的父亲是一个因犯了罪而被剁去小腿的人。小伙伴则“自豪”地反驳并吹嘘道:“吾父独冬不失袴。”
有个没留下姓名的人在《韩非子》的这段话下加了一个注:“刖足者不衣袴,虽终其冬夏,无所损失也。”
可见,被砍断了小腿的刑余之人,即使是在严冬,也不需要穿袴——因为无从依附。
“袴”可以视为现代裤子的原型,也作“绔”。《格致镜原》引《物原》:禹做袴,也就是说大禹做了袴。《格致镜原》又引《疑耀》:“古人袴皆无裆。”《释名·释衣服》:“袴,跨也,两股各跨别也。”在大腿上套上袴子,左右各一只,就是现代的高筒袜。这双高筒袜一般在冬天防寒时穿。这样的穿衣形式导致古人很容易走光。毕竟,他们没有遮挡的裆。
所以古人发明了很多礼仪来防止走光。
首先,古人的下裳,也就是裙子会做得很长。现代人似乎有些不理解为什么古人大夏天都穿得那么厚实了,其实人家只穿了个裙子,走起路来裙摆带风,里面又通畅无阻。
其次,古人跪坐。
第三,劳动的时候不要袒露,暑天的时候也不要提起衣裳。
《礼记》就明确记载:劳毋袒,暑毋褰裳。
从出土文物及传世文献来看,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的下体己穿着袴。不过那时的袴不分男女,都只有两只裤管,其形制和后世的套裤相似,无腰无裆,穿时套在胫上,即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所以这种裤子又称为“胫衣”。左右各一,分衣两胫。
因其只有两只裤管,所以裤的计数与鞋袜相同,都用“两”字来计。居延汉简中就有这样的情况。穿着这种裤子,其目的是遮护胫部,尤其在冬天,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至于膝盖以上部分则无遮护。
所以张仪能很方便地抬起大腿写笔记,那个小伙伴的父亲冬天省下了布料。
由于袴都被穿在里面,所以常用质地较次的布制成。富贵之家也有用丝织品做袴的,但在社会上被认为是奢靡之服——因为此处第一很少显露,第二太滑溜也不舒服。后来延伸出称衣着华丽、不学无术的年轻人为“纨绔子弟”。
“纨绔”,即细绢制成的裤。当然,这个袴外面还要有内容,否则岂不走光了。袴外面是什么呢?
先要了解一下华夏文明中服饰礼仪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也就是第一款汉服的样子——“上衣下裳”——上穿衣下穿裳,裳即裙。古代文献以及出土的人形陶器证明,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早在商代就已经形成。
“衣”为缝有袖筒,前开式的服装,衣襟右掩的称为右衽,衣襟左掩的称为左衽。
最初的“裳”只是将布裁成两片围在身上。
当然这都是汉代以前的情形。到了汉代,才开始把前后两片连起来,成为筒状,这就是所说的“裙”。
秦汉之际的裤子,虽然已从胫衣发展到可以遮裹大腿的长裤,但裤裆往往不加缝缀,那是为了便于私溺。因为在裤子之外,还穿有裳裙,所以不会显露下体。
在探讨汉代人的服装前,先了解下先秦时期人穿什么。
先秦时期没有棉花,棉花的原产地在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此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而且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宋元之间始传其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
从此可以了解,棉花的传入有海陆两路。泉州的棉花是从海路传入的,并很快在南方推广开来。至于全国棉花的推广则迟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强制方法推广的。
所以,先秦时期制作衣物主要用麻布。夏装用细麻布制作叫葛,冬装有袍和裘。袍是穿在里面的夹衣,内充丝绵,充填新绵的叫襺。充填旧絮的叫袍。充填碎麻的叫作缊袍。
袍因是内衣,所以只能居家穿着,不能作为礼服,外出时只能衬在正装里面。短袍叫襦,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袄。质地粗劣的襦叫褐。裘是皮衣,先秦时代也是主要的冬衣。
那么外衣是什么?外衣也统称为袍。袍身长大的下摆叫袂,袖子宽松。紧窄的袖口叫袪。
战国及秦、西汉时期不论贵贱、男女、文武俱穿“深衣”。深衣始创于春秋战国之际。所谓“深衣”就是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被体深邃”,因而得名。《礼记·深衣》记载:“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深衣。”
深衣连衽钩边,穿时要束腰带。贵族用丝织的绅带,故称绅士或缙绅。此时皮带已经流行,皮带的两端分别用带钩和环相连接,叫作钩络带或蹀躞带。皮带上可以悬挂或佩戴刀剑、弓箭、印玺、荷包等各种物件。贵族以冕服为礼服、深衣为常服,平民以深衣为吉服、短褐为常服。
汉代时深衣也已成为女性的礼服。除此外女子也穿分体的襦裙。
深衣逐渐发展,形成两大变种——曲裾深衣和直裾深衣。
西汉前中期仍以战国时期流行的曲裾深衣为主,到了东汉就以直裾深衣为主。为什么发生改变,正是我们要说的主题——全是因为裤子。
先谈“深衣”。通俗地说,深衣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
一套完整的曲裾深衣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曲裾深衣
要做这么一套,你首先要来幅宽(指面料的有效宽度)半米的布帛(即二尺二寸,50厘米左右剪裁,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
具体操作是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
前襟后裾的中缝称为裻,即督脉、任脉,衽在任脉右侧,故称右衽。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深衣。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
深衣中左侧的衣襟与右侧的衣襟交叉于胸前的时候,就自然形成了领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作“交领”。交领的两直线相交于衣中线左右,代表传统文化的对称学,显出独特的中正气韵,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说汉服表现天人合一的话,交领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与正。而袖子,则是圆袂,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这种天圆地方学在汉服上的表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体现。
深衣的领型最典型的是“交领右衽”,就是衣领直接与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侧的衣襟压住右侧的衣襟,在外观上表现为“y”字形,形成整体服装向右倾斜的效果。
衽,本义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为左衽。这就是汉服在历代变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变的“交领右衽”传统。这也和中国历来的“以右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而北方异族崇尚左,衣襟左掩,是为左衽。除了上衣左衽以外,胡服的下衣和足衣也与中原服饰明显有别。
另外,汉族传统习俗,死者之服(寿衣)用左衽,不用布钮,而是使用细布带系死结,以示阴阳有别。
曲裾深衣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比较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果是穿了几件衣服,每层领子都要露在外面,最多的可达三层,时称“三重衣”。
直裾,即襜褕,直裾与直裾深衣不是同一概念。直裾样式出现于西汉,盛行于东汉。直裾深衣不绕襟,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最初属于便服,不能作为礼服在祭礼、朝见等重要正式场合穿用。《史记·武安侯传》中记载:“衣襜褕入宫,不敬。”直裾深衣当时但不能作为正式礼服的一大原因就是当时人的裤子问题或者说内裤问题。
直裾深衣
古代的裤子雏形应该有两大类,一类叫作“袴”或“绔”,另一类叫“裈”。
袴也叫作“胫衣”。胫就是腿的意思,所谓胫衣类似于今天的吊带长筒袜,它只有两只单独的裤管,没有裤腰,上端用带子系在腰上,所以叫作袴。只有裤管的裤子当然是没有裆的,或者说是开裆的。从出土文物及传世文献来看,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胫衣存在。袴是内衣,不能外露。袴的外面一定要穿裙或深衣。
《礼记》曰:“衣不帛襦袴。”因为襦和袴都是内衣,儒家崇尚俭朴,认为不应该用丝绸来制作内衣。到了六朝时,世家子弟用丝绸来做裤子,所以被称为“纨绔子弟”。
袴的主要作用是保暖,所以袴一般比较厚实,甚至会夹絮或使用毛皮缝制。材料较厚时,裆部的处理就变得比较麻烦,影响衣服的舒适性或有碍人体的运动,所以干脆不做裤裆。
当然光穿这种“长筒袜”很尴尬。不过不要紧,当时还有“下裳”可穿。所谓“下裳”其实就是前后两块布,遮住中间,男女都可以穿。
汉代胫衣有了变化,两只裤管连接起来,有了裤腰,但是属于开裆裤,叫“穷裤”。《汉书·上官皇后传》中记载:“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
穷裤一直到唐朝还有人穿。
裈即连裆的短裤,可以理解为古代人的大裤衩,即袴内要系一兜裆布。裈短如牛鼻,俗称犊鼻裈。司马相如拐带卓文君回到成都后,为了气卓王孙两口子卖酒,穿着犊鼻裈和仆人们一起在闹市洗刷酒器。
还有一种略宽大一些,酷似当代的沙滩裤,有两条明显的裤管,裤长齐膝。
裈通常见于农夫、仆役或军人穿用。山东汉墓出土的画像砖上就有农夫就穿着这种短裤耕作的场面。
“犊鼻裈”起源很早,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可上溯至新石器晚期。
晋代的名士们似乎对类似现代内裤的“犊鼻裈”很感兴趣。阮籍就用这裈来表达自己的不羁。如他在《大人先生传》中将那些循规蹈矩的人比作“群虱处裈中”,也就是把那些人比喻成裤裆里的虱子。
他的侄子阮咸看不惯别人晒华丽的衣服,就将自己的大犊鼻裈拿出来用竿高挂于中庭晾晒。这事想想都很有意思。
刘伶更为狂放,甚至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意思把人都放在裤裆里。
正是西汉中晚期内衣的不断改良,深衣也有了重大变化,从曲裾走向直裾。
汉代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裤子已大行其道,成为时尚。彼时的裤子形制比较宽松,两只裤管做得十分肥大,俗称“大口裤”。和大口裤相配用的上衣则较为合体,名为“褶”。褶和长裤穿在一起叫作“袴褶”。男女通穿。
由于裤管过于肥大,行动不便,人们就用丝带将裤管的膝盖处系缚,这种缚带的裤子叫作“缚袴”。
魏晋之后,袴、裈合用,合裆之裈既可称“裈”,也可称“袴”。和上衣一样,为了御寒,裈可以做成夹的,或絮进棉、麻,称为“复裈”。
到唐代妇女虽然喜欢穿裙,但裤子并没有被废弃。军将、仪卫多穿缚裤。普通人的裤子与魏晋南北朝流行的大口裤相反,通常做得比较紧窄,裤脚部分也明显收束。宋代时又将胫衣重新纳入流行之列,改良成为类似现在袜子形式的“膝裤”(袜,足衣,今之膝裤。宋时男子之袜,亦称膝裤,今妇人称之,男子无称膝裤者)。
两宋时期的男女,不分尊卑,都穿膝裤。我们可以理解为和现代相似的一种长筒袜。这种袜子甚至能放匕首。
《朱子语录》记载:南宋权相秦桧死后,宋高宗对臣下说:“朕今日始免膝袴中置匕首矣!”可见,连皇帝平常也穿膝裤。
裤子的改良,对古人的坐姿也发生了影响。
在汉代,标准的坐姿是跪坐。即席地而坐,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双手规矩地放于膝上,身体气质端庄,目不斜视。现在日本人还流行这种坐姿。这种坐姿有效地解决了裤裆走光的问题。
汉代时臀部坐着,双膝在身前屈起,足底着地的现代坐姿称为“箕踞”,被认为极不礼貌。
连裆裤在魏晋南北朝的广泛使用使得人们已经开始放弃跪坐。有了连裆裤,坐椅子不怕走光。至宋朝,基本习惯于坐在椅子上了。
最后我们再回到深衣,应该说深衣是汉服形制的重要标准,对后世的服饰产生极大影响。从唐代的袍下加襕,元代的质孙服、腰线袄子,明代的曳散等,到现在的连衣裙,也可以看作古代深衣的发展。
深衣面料多为白布或麻布,其束腰的腰带原先用称作大带或绅带的丝带。战国时期,受西北游牧民族的影响,以皮带配钩制成带钩,由于其结扎便利,所以逐渐取代了丝带。《史记》载:“满堂之坐,视钩各异。”说明当时带钩的形式多样,已普遍使用。
深衣的花边也很讲究。如父母、祖父母都健在,以花纹布料为衣缘。父母健在,以青色布料为衣缘,即青衿。如果是孤儿(三十不称孤),以素色为衣缘。
深衣制到了魏晋南北朝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一直使用,其形式与汉代早期有差别。总体特征为“上俭下丰”式,服装的衣身比较简单,右衽,领袖俱施边缘,袖子宽敞肥大,服装特点集中表现在下摆部位。通常将下摆裁剪成三角,上宽下尖,层层相叠,并且从围裳中伸出飘带。由于飘带拖得很长,走起路来牵动着下摆的尖角如燕子飞舞。
到南北朝时,又去掉了长可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使两者合二为一。
深衣和深衣制式的袍服一直到唐代,还与其他制式的服装共为朝服和礼服,可见深衣在汉族服装中的地位。
而且后世的大儒们对复兴深衣的热情不亚于现在不少人复兴汉服的兴趣。他们根据古籍,身体力行地设计了大量的深衣款式的服饰。如司马光所制的“温公深衣”,朱熹复原的“朱子深衣”等。
最后略说一下“汉服”,笔者认为狭义的汉服在东汉明帝的永平二年(59)才有正式完备的规定。因为在此之前,汉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袭秦制,或者稍做改良。
我们现在要恢复的应该是古代服装中重要的形式——深衣。
《春秋左传》中有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这个“华”,笔者认为非深衣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