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正确表述的顺序③:根据、理由、事实

把握了前提,将结论和主张传达给对方,接下来就可以继续表达依据、理由和事实了。根据和理由的表述有3个要点:

◎ 提示即将表述的理由;

◎ 理由尽可能归纳成3个;

◎ 理由和依据是由客观事实构建而成。

3个根据和理由是基础

首先,自己有主张和结论时,要首先明确即将向对方表明传达抱有这个结论的理由。

例如,“请允许我对这次的策划进行说明,按照这个策划来执行,这个季度的销售就能够完成目标,我这样说的理由有3个……”要说明持有该主张或结论的根据。

这时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找出3个可以作为理由的事项。

如果仅有一个理由作为自我主张和结论的支撑,就会显得过于薄弱。相反,如果多于3个,就会使对方觉得繁琐,所以3个理由刚刚好。

“3”是个很容易被理解和记住的数字。商业顾问行业里,用“3”来总结的情况非常多。

“hop、step、jump(三级跳)” 和“守、破、离 (源自日本剑道学习方法,后发展到其他武术与行业。守,指最初阶段须遵从老师教诲达到熟练的境界;破,指试着突破原有规范;离,指自创新招数另辟出新境界。——译者注)” 这样的词汇,都是用了“3”来表述,就是因为“3”这个数字,很容易进入人类的头脑里。

在把握住前提、表明了结论和主张之后,明示出支撑起结论成立的3个依据和理由,就会非常容易被听者理解。除此之外的全部内容都是补充信息。

在没有得出结论和主张的表述中,就需要表达出“顺序二”中提到的本质。无论是商品的新功能展示,还是新产品的开发计划,“资金是什么”“TPP是什么”“战略是什么”等诸多对于某种事物的解释说明都同属于这一情况。

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去表达根据自己的想法总结出来的要点,但是针对这个要点的解释说明,必须要遵循客观事实的描述。

结论、主张、本质大多情况都是主观性的。

这些必须要由客观的事实来作为支撑。

如果依据和理由也是主观层面的东西,那么你的表述没有任何说服力。

即使不是为了说服对方,对方听了也会因觉得不可靠而怀疑、反驳。

如果结论、主张和本质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逻辑就不成立,解释说明的内容则毫无说服力。

那么,客观事实又是什么呢?

最好理解的就是数字和数据一类的东西。

公司的营业额、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最具代表性的。

关于劳动人口的减少,就必须掌握相关政府部门统计的劳动力调查或者劳动人口移动的公开数据。

权威研究机构的数据和公共媒体的报道,也都是十分有说服力的。

“从哪里听到的?”“电视上看到的。”这种就不能算作是客观事实。在数据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没有基于客观事实时,即使有人提出你在恶意地诱导舆论,你也没有办法去反驳。

想要把所有客观数据调查清楚,显然是要花费很多气力的,但是越是重要的内容,就越应该尽全力收集第一手资料。

你的主张、结论和逻辑是否站得住脚,取决于你对客观事实的调查程度。

要点

依据、理由和本质都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上的。 mUaz68m7W/9AGbVJV0UALBl6O3IIotR6zCrbnG26x2AKbqOniJqDI+wtCmHA9Oi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