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正确的表述顺序①:把握前提

比结论先行更重要的事情

我们在传达信息、日常讲话或作发表时,要求“从结论说起”。

在作说明的场景里结论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书所提到的“说明”,可以应用于日常闲聊、商务谈判等全部场景。尤其是在商务谈判中,从结论开始介绍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一段通俗易懂的说明,最重要的并不是陈述结论,而是把握说明的前提。

这个前提是什么呢?

所谓前提,就是在展开说明内容之前,先了解对方的专业水平。

例如,向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和上司介绍日常业务内容时,就没有必要考虑说明内容的专业性程度,因为彼此都在同一个水平范围内。但是如果对方换成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在问到你的工作内容时,由于共有的信息太少,你就不能用平时对同事或者上司的表达方式去向老朋友介绍你的工作内容,这样对方很难听得懂。

首先,我们必须和对方有对等的前提。

整理基础情报的方法

在向对方表述对方不熟悉的内容或者对方忘记的内容时,表达主张和结论之前,就必须同对方共享前提信息。

例如,你在向新来的上司介绍自己的客户信息,或者每月一次向繁忙的上司汇报工作进展时,你就需要向上司简单地描述一下之前工作的来龙去脉,使彼此间的认知水平对等。

其他方面,例如,数字的定义(前年比或者前月比)、图标的解读(项目的配置、颜色的含义)、周边信息(行业动向、竞争情况)等,这些不提前了解就很难听懂的事情就必须在作说明之前表达清楚。此外,如果是对方有可能已经了解的内容,就不必再啰里啰唆了。这样才能作出简洁易懂的说明。

表述内容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听者的理解能力

聪明的人,难懂的表述也能理解。

同行之间无论聪明与否,使用行业内的专业术语,也会毫无障碍地交流。但是对于其他行业的人或者第一次参加对话的人来说,在向他说明某件事物的时候,就需要注意表述内容的难易程度和专业性。大学教授或者专家们说的话,一般都不好理解,就是因为没有符合听者的理解能力。

无论头脑多聪明的人,表述内容的难度不符合对方的理解能力,即使解释得再详细,也很难理解。

因此,表述内容要符合听者的理解程度。

那么需要怎样注意呢?

我个人认为,在向专业以外的人去说明某些事物时, 要把对方看成中小学生一样。

这并不是对对方不礼貌,而是在对方不了解的领域里,对对方能够完全理解的水平做一个假设。

没有必要真的用跟孩子说话一样的口吻,那样的话对客户或者上司是不礼貌的,没准还会受到批评。

所有需要说明的情况都是因为对方对事物的未知或不解,其目的就是使对方能够理解。以对方不知道为前提,认真思考用词和表达顺序,让对方能够听懂是最重要的。

这时,最能够让人容易理解、容易听懂的表达难度就是面向中小学生表述的水平了。这也是简洁易懂的文章写法。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求我们的文章不要使用专业术语,让中小学生读了也会懂。

无论是相差几岁的上司,无论头脑如何,在面对不知道的事情时,就和小学生、中学生一样。我们以此为前提进行解释说明,这样的说明浅显易懂。

因此,基础概念的说明是必要的。例举具体事例、使用比喻能让对方加深理解。

锁定表述范围

除了上述方法,圈定表述范围这个方法也很重要。

虽说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必须要求划定范围,但是在不能完全涵盖对方所期望的内容时,还是规定出表述范围来比较好。

在商业顾问行业里,我们把表述范围称作“作用域”。

表述时间通常是有限的,在公司的会议上,不会给每个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发表。另外,毛举缕析的表达,也很有可能使对方头脑更加混乱。

由此可见,在限定的时间内,为了将最适当的信息量传达给对方,圈定好表述范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例如,在阐述之前可以这样说:“在各位想要了解的内容当中,今天我们只针对这个部分内容进行说明。”这样,听者就会调整自己的预期值。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表达前没有充分准备好所需资料的时候,还适用于以下场景:

◎ 在限定时间有限,不能全部说明;

◎ 信息量大到需要整理总结说明;

◎ 目前需要紧急对应的课题研究。

把表述内容集中在一个范围内,可以使会议或商谈内容不跑题、不发散。

像这样事先将前提和范围都整理好,在表述一开始就明确地传达给对方,对方就能够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了。

要点

发表结论之前,要先准备好表述的前提、水平和范围。

所谓“把握表述前提”

1.前提的信息是否可以共享。

2.对方具有什么程度的知识水平。

3.表述内容进行到哪里,能否被对方理解。

不考虑对方的理解程度或者知识水平,突然表述你所得到的结论,对方会很难理解。针对什么内容,按照什么水平,表述到什么程度,这些都必须要考虑进去。

表述结论之前,需要把握好“表述前提”。 X1wD2YksU5YTj0xrU49Kyv0owIHqU5OYORWtXVNY0sTPingyj1nt9WIO0xkxmFj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