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结构分析

通过观察人们自发性的社会活动(大部分活动在某种类型的心理治疗团体中有效进行),我们发现,人们的姿势、观点、声音、用词及其他方面在社交中会不时表现出显著的变化。这些行为变化通常伴随着情感的改变。就个体而言,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对应一种心理状态,另一套行为模式则与另一种心理状态相关,且往往不同于前一种模式。这些变化和差异便诞生了自我状态(ego states)这一概念。

若用专业术语表达,一种自我状态在现象上可被描述为一套连贯一致的情感体系,在操作方面则是一套连贯的行为模式。用更为贴切实际的术语来讲,自我状态就是一种伴随着一套相关的行为模式的情感体系。每个人似乎都拥有一个有限的自我状态集合,它们并不代表人们的角色,而是人们的心理现实状态。这些自我状态可分为以下三类:(1)与父母式形象的心理状态相似的自我状态;(2)自发地对现实进行客观评估的自我状态;(3)在儿童早期就已定型的、能反映过往却依然活跃着的自我状态。其专业称谓分别是,外显心理(extero-psychic)自我状态、新近心理(neopsychic)自我状态以及原初心理(archaeopsychic)自我状态。通俗来讲,就是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这三个简单术语适用于除最正式场合以外的所有讨论情境。

因此,在任意时刻,处于社交集合中的每个个体都会呈现出一种父母式、成人式或儿童式的自我状态,并且参与者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一种自我状态转换到另一种自我状态。基于观察,我们总结出了一些诊断性表述。“那是你的父母自我状态”是指“你现在的心理状态和你的父母(或父母的替代者)曾经常出现的某种心理状态相似,你现在就和他当时的姿势、手势、用词或情绪等的反应完全一样”。“那是你的成人自我状态”是指“你刚刚主动而客观地评估了现状,并正以一种不偏不倚的方式陈述着你的思考过程、你意识到的问题或得出的结论”。“那是你的儿童自我状态”是指“你的反应方式和意图与你还是小孩子时一样”。

其含义是:

1.每个人都曾有过父母(或父母的替代者),他们所拥有的一套自我状态重现了父母的某些自我状态(就像他理解的父母的状态那样),这些父母自我状态会在某种情形下被激活(心理外显功能)。通俗来讲,就是:“每个人心中都带着他的父母。”

2.只要能激活适当的自我状态(新近心理功能),每个人(包括儿童、智障和精神分裂症患者)都能客观地处理数据。通俗来讲,就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成人自我。”

3.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比现在的自己年龄小的阶段,他心中的自我状态是在过去被固化了的遗留特质,并能在某种情况下被激活(原初心理功能)。通俗来讲,就是:“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小孩子。”

图1-1 自我状态结构图及简化版

现在我们应当来看一下图1-1(a),它被称为自我状态结构图。目前来看,该图展示了一个人完整的人格体系。它包含了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三种状态彼此独立,是因为它们之间差异明显且通常不一致。一个初读本图的人可能并不能发现这种差异,但只要他努力研究结构化诊断,他很快就会被这些区别深深吸引,并产生深刻印象。为了方便讨论,在下文中,我们在称呼真实意义上的父母、成人和儿童时将直接使用父母、成人和儿童这三个词汇;而在代指各种自我状态时,我们将用带引号的“父母”“成人”“儿童”来表示这些自我状态。图1-1(b)是自我状态结构图的简化版。

在我们结束结构分析的话题之前,有必要对一些相关的复杂问题做进一步说明。

1.结构分析中从不使用“孩子气的”(childish)一词,因为“孩子气的”含有不恰当的偏见色彩,代表某些必须予以阻止或摆脱的事物。我们使用“孩子般的”(childlike)一词来描述儿童自我状态(一种原初的自我状态),因为该词含有更多生物学层面的意义,不带偏见色彩。事实上,儿童自我状态在很多方面都是人格中最弥足珍贵的部分,它之于个人生活的价值正如现实中的儿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贡献,这其中富有魅力、趣味和创造力。如果一个人的儿童自我状态处于较为混乱或不健康的状态,那将带来不幸的结果,但是我们可以并且应该想办法予以解决。

2.“成熟”(mature)和“不成熟”(immature)同样不用于结构分析。结构分析中并没有“不成熟的人”一说,只存在被儿童自我状态不恰当或无效控制的人;而所有人都具备一个完整而结构健全的成人自我状态,只是有待发觉或激活。与此相反,所谓的“成熟的人”是指那些能在大部分时间由成人自我状态主导的人,只是他们也会像其他人一样偶尔被儿童自我状态所控制,其结果往往令人不安。

3.应当注意到,父母自我状态以两种形式呈现:直接活跃的自我状态和作为间接影响力的自我状态。当父母自我状态被直接激活时,他的反应就和自己的父亲(或母亲)真实的反应一样(“像我这样做”)。当父母自我状态作为间接的影响力时,他会按照父母所期待的方式去做(“不要像我那样做,而是照我说的来办”)。第一种情形下,他成了父母当中的一员;第二种情形下,他调整自己来满足父母的要求。

4.因此,儿童自我状态也呈现为两种形式: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和自然型儿童自我状态。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是指在父母自我状态的影响下调整自己行为的一种状态。他会像父亲(或母亲)所期待的那样,顺从或早熟地去行动,或者以退缩或抱怨的形式来调整自己。因此,父母自我状态产生的影响力为因,而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为果。自然型儿童自我状态是一种自发的表达:叛逆或者创造。醉酒导致的结果就验证了这一结构性分析。通常情况下,醉酒首先要摆脱父母自我状态的控制,从而使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逃离父母自我状态的影响,并转化为自然型儿童自我状态。

基于以上有关人格结构理论的阐述,我们就足以进行有效的游戏分析了。

自我状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人类大脑是精神生活依赖的器官或组织者,而精神生活的产物会以自我状态的形式来组织和存储。彭菲尔德及其同事 [1] [2] 所做研究的成果已具体证实了这点。精神生活还有着其他不同层次的分类体系,如事实记忆,然而经验本身的自然形态还是存在于不断转变的思维状态中。每一种自我状态对人类有机体来说都有重要价值。

儿童自我状态包括直觉 [3] 、创造力和自发性驱动力和乐趣。

成人自我状态对人的生存十分必要。它会处理数据并估算事情的可能性,这对人类有效应对外部世界至关重要。成人自我本身也会经历挫败感和满足感。例如,在穿过一条熙攘的马路时,人需要处理一系列复杂的速度数据;直到计算表明安全抵达另一端的可能性足够高时,他才采取行动。此类成功计算给人带来了满足感,使人们能享受一些诸如滑雪、飞行、航海及其他运动带来的快感。成人自我状态的另一项任务是协调父母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的活动,在两者之间进行客观地调解。

父母自我状态有两个主要功能。首先,它让人能像真实孩子的父母那样有效行动,从而促进人类的生存。它这方面的价值能在养育孩子的事实中得以体现:婴儿期即成孤儿的人似乎比青少年时期才遭受家庭变故的人在抚养孩子方面会遇到更多难题。其次,它会促成很多自发性反应,从而给人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人们不假思索地做了很多事情,是因为“事情就是这样做的”。成人自我状态不必做无数个琐碎决定,这样它就可以专注于更重要的事情了,而把日常事务交给父母自我来解决。

因此,人格中的三种自我状态都具有很大的生存价值和生活价值,只有当其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打破了健康平衡状态,才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和重组。否则,三方中的任何一种,无论是父母自我 ,还是成人自我或儿童自我,都应当得到平等的尊重,并在人类充实而富有成效的一生中拥有自己的合法地位。

参考文献

[1]Penfield W. Memory Mechanisms.Archives of Neurology&Psychiatry.1952,(67):178-198.

[2]Penfield W.,Jasper, H. Epilepsy and the Functional Anatomy of the Human Brain.Chap.XI.Boston:Little Brown&Company,1954.

[3]Berne E. The Psychodynamics of Intuition.Psychiatric Quarterly.1962,(36):294-300. pwW5JRsP4ngNroUq/oHYs2aciJi173Yyl5MYgclKsZHJbivXpBwe+2ZCXaSwTQx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