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论证的构成和识别

论证是指,通过提供理由或前提来支撑某一个具体的陈述或结论,以达到说服的目的。

论证的方式包括两种:演绎和归纳。在演绎论证中,结论作为前提的逻辑推理结果,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

前提1:所有的狗都是哺乳类动物。

前提2:毛毛是一只小狗。

结论:因此,毛毛是哺乳类动物。

在归纳论证中,论证的前提支持结论,或者仅仅暗示着结论。

前提:每次吃完榛子,我的嘴巴都会有疼痛感。

前提:每次吃完核桃,我的嘴巴也会有疼痛感。

结论:因此,我对坚果类食物过敏。

仔细来看,归纳论证的过程不是很严谨:前提和结论都隐含在并不切题的论述当中,而且推理顺序非常随意,或者根本没有逻辑。在很多情况下,前提和结论可能是隐含的、非直接的,也就是说,人们往往未经思考就相信了结论,而忽略了论证过程。

《呼啸山庄》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英语文学作品。针对英国读者的调查发现,在过去的10年中,相比于其他书籍,这本书每年获得的投票最多。

如果我们重新整理这个有瑕疵的归纳论证,就会变成如下过程:

英国大众的意见可以准确地反映英语文学作品的价值。(前提1,这是一个暗示性的、有瑕疵的前提)

调查准确地反映了大众的意见。(前提2,这又是一个暗示性的前提)

在过去的10年中,《呼啸山庄》一直位居第一。(前提3)

因此,《呼啸山庄》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英语文学作品。(结论)

如何判断论证的真假

论证的各个组成部分要么为真,要么为假,除非它们的表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无法准确地判断它们的真假。不过,作为一个整体,论证只能是有效的,或者无效的。如果论证的结论是其前提的逻辑推理结果,那么它就是有效的,无论前提是真是假,或者结论本身是否正确。

所有长翅膀的动物都会飞。(前提1,假)

企鹅有翅膀。(前提2,真)

因此,企鹅会飞。(结论,假)

尽管上述这个论证是有效的(因为它说得通),但不可信,换句话说,结论是错误的。若想一个论证既有效又可信,它所有的前提必须为真,也就是必须都是正确的,并且结论必须严格根据前提有逻辑地推理得出。在这种情况下,结论必定为真。

所有哺乳类动物都是温血动物。(前提1,真)

蝙蝠是哺乳类动物。(前提2,真)

因此,蝙蝠是温血动物。(结论,真)

对于归纳论证来说,可信意味着具备说服力。如果它的前提为真,并且前提或多或少能够保证结论的正确性,那么,这个归纳论证就是有说服力的。

如果你无法判断一个论证的逻辑推理是否有效,可以用这个方法来验证:创建一个具有同样形式、前提为真且结论明显为假的平行论证。

论证:

前提1:有些农民是土地所有者。

前提2:有些土地所有者是贵族。

结论:因此,有些农民是贵族。

论证的框架或者总体形式如下:

前提1:有些A是B。

前提2:有些B是C。

结论:因此,有些A是C。

平行论证:

前提1:有些昆虫是食草动物。

前提2:有些食草动物是哺乳类动物。

结论:因此,有些昆虫是哺乳类动物。

如何识别谬误

谬误是指存在某种错误的论证,无论这种错误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为达到欺骗的目的)。谬误包括形式谬误和非形式谬误。形式谬误属于无效的演绎论证,无论其前提是否为真,整个论证是无效的;与此不同的是,非形式谬误只能通过分析论证的内容才能识别出。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原则来判别演绎论证中的这两种谬误:形式谬误是无效的,而非形式谬误是不可信的。

常见的形式谬误包括“肯定后件”和“否定前件”。

肯定后件也叫作换位错误(converse error),是指从第一个前提进行逆向推理,其总体形式如下:

如果A,那么B。

B。

那么A。

如果我得了流感,那么我会发烧。

如果我发烧了。

那么,我得了流感。

否认前件也叫作换质错误(inverse error),是指从初始条件中进行逆向推理。

如果A,那么B。

非A。

因此,非B。

如果下雪了,吉尔会在家工作。

没有下雪。

因此,吉尔不在家工作。

我们已经了解了论证和谬误这两个概念,接下来探讨一些更有趣的问题。 U7qzwInCcG5wa+1U5mWemGjQxuHNOyhJAmatTFXPfah6Sbl8ZLqoKNOQB0svYID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