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乔布斯案例并非反例

行文至此,很多人一定会举出苹果公司董事会当年让乔布斯出局的反例,认为这是董事会失灵的表现。

其实,乔布斯本人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是这样讲述这段经历的。

“事实证明,被苹果解雇是我这辈子遇到过的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感被再次成为初学者的轻松感所取代,对一切都不太确定。它让我自由地进入了我生命中最具创造力的时期之一。在接下来的5年里,我创办了一家名为NeXT的公司和另一家名为Pixar(皮克斯)的公司,并爱上了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她后来成为我的妻子。Pixar继续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脑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现在是世界上非常成功的动画工作室。在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转折中,苹果收购了NeXT,我回到了苹果,而我们在NeXT开发的技术是苹果当前复兴的核心。

我敢肯定,如果我没有被苹果解雇,这一切都不会发生。这是一种很难吃的药,但我想病人需要它。”

乔布斯无疑是一位天才企业家,但他并不是任何毛病都没有。他被自己所创建的公司辞退,并非董事会的偏见,而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苹果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危机,销售额和利润暴跌,市场份额不断被竞争对手侵蚀,乔布斯与董事会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分歧和矛盾。当然事后证明,乔布斯坚持苹果应该专注于开发高端、高价值产品,并通过独特的设计和创新来赢得市场的看法是正确的,但如果公司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这种主张很难得到董事会支持。此外,董事会认为,乔布斯的领导风格过于独断专行,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不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这当然是一件特别悲惨的事,创业者几乎无一例外会站在乔布斯一边,但如果当时他继续领导苹果,苹果是不是一定能够辉煌?很难说。事实是,乔布斯在遭受挫折之后修炼了新的能力和境界,天降机缘,苹果董事会又请回了他。这说明,董事会制度本身具备校正能力。相反,如果踢开董事会“闹革命”,完全相信创始人、实控人,结果只会更差。尤其是在公司越做越大、决策风险的放大效应也越来越大的时候,以专业、独立的董事会制度来切实帮助同时也约束CEO的行为,绝非可有可无。

总之,公司的基业长青,有赖于好的董事会制度和CEO传承机制。创始人很重要,公司治理的制度与文化也很重要,这里有微妙的平衡。但显然,今天我们可能更需要在制度上下功夫。中国上市公司的很多爆雷都和实控人为所欲为有关。最终实控人也成了不健全的制度与文化的牺牲品。

对制度的尊重、制度本身的真实有效运行,以及创始人、实控人、CEO们在制度下充满敬畏地履职,是公司发展的可靠基石。毕竟,企业不只是创始人个人意志的外化,更是包含了更多利益相关者的聚合体。

编辑:王玉∣微信:sophiewangyu

以前中国制造在本土,未来中国制造在全球。这种波澜壮阔的场景已经出现了。 lGtE2EAlJCHtv7/W+CMxzKCVPw8Q+UCSWl7ysayUZvYs1FO4Sl697yzUAY/3Viz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