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海外有直接投资、建了多家工厂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负责人对我说:“我们的产能是为全世界准备的。”
此言一出,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中国制造发展得太快,产能不断增加,在很多行业可以满足全世界的需要。但如果世界市场开始分割化、安全化、朋友圈化,那我们的进入就没有那么顺畅了。
中国这么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能,必须走出去,否则会“憋死”,但现在平添了各种壁垒。如果是直接投资,会遇到股权比例的限制。如果是并购,会遇到更多不友好的目光。如果绕道东南亚等地,想通过改变原产地身份规避限制,也可能会被穿透,因为美方不仅要看制成品在哪里生产,还要看零部件在所在地的生产比例。总之,就是希望中国供应链更多、更彻底地离开中国。
新兴经济体欢迎中国企业去投资,但也不是没有担心。某国经济部长问一位中国企业家:“我们的矿太多了,光探明部分就能开采150年。”这位企业家说:“要是让中国企业开采,我们不吃不喝30年就能开采完。”部长沉默了。事实上,该国已要求不能只是来开矿,而是要把更多加工环节留在本地。
中国制造走出去,走哪儿打哪儿,很痛快。但别国那些受到冲击的企业、劳工组织、行业协会就会向政府游说,进行阻击。如果我们只考虑国际化,不考虑别国各个方面的本土化诉求,也难以长期立足,甚至会被以各种不合理的借口赶出去。
就外贸和企业走出去而言,今天的难,可能是昨天发展得太快了,产能越来越大,以为世界市场也会越来越大。但现在,谁来消化、如何消化,出现了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