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宋志平的共享机制

和宁高宁的出身有些不同,宋志平1979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刚刚成立的北京新型建筑材料总厂(以下简称北新),从基层技术员做起。虽然北新也是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的直属单位,但建材市场很快就市场化了,北新没有享受过计划经济的好处,也没有吃过什么“偏饭”,一开始就要搞市场销售,建销售网络,艰难打拼,自谋生路。

为了推广新产品,北新在很多城市设立了联营销售公司,合作方有国有的、集体的、外资的,也有个体的,这张销售网络为北新后来在全国设厂,从一家北京企业转为全国性企业打下了基础。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产品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大家没活干,于是自告奋勇做了销售员”的宋志平,深刻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也看到了作为合作方的民企在开拓市场中的力量。

他后来说,北新最初搞的联营销售公司就是混合所有制,它既不是要取代国有企业,也不会取代民营企业,而是市场化改革水到渠成之举。

1993年,宋志平就任北新厂长,当时几千人发不出工资,许多工人迟到早退,出工不出力。他问:“你们怎么就不能好好干活呢?”工人回答:“宋厂长,我们好多年没有涨过工资,也没有分过房子了。”

他说:“涨工资、分房子需要钱,钱从哪里来呢?我也没有。大家好好干,赚了钱就可以涨工资、分房子。”他在办公楼前面挂了两个大气球,气球飘带一条写着“工资年年涨”,一条写着“房子年年盖”。就是这两个观念,调动了全厂员工的积极性,热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企业从濒临倒闭变成欣欣向荣。

宋志平的这些早期经历,和宁高宁在“高大上”的华润以资本为武器,高举高打、杀伐决断、雄霸市场的风格是不同的。他们的性格也很不同。

宁高宁在《五步组合论》发布会上说,不论国企还是民企,优秀的企业家都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即“不怕牺牲”,可以忍受很多压力和打击。他本人的性格即以刚为主,柔为辅。

而宋志平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那种人。我都是被组织和时代放在了那里,我就去做了改革这件事。我这个人好说话,心理素质好,比较愉快,和人不纠缠。所以有了困难,谁都不去干的时候,领导会想到我”。他身上有更多的柔性,以柔为主,刚为辅。

宁高宁和宋志平都是有高度市场取向的企业家,但背景、性格、风格、产业等的不同,锻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央企市营”的路线:

宁高宁是把国企本身做成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主体,他也有足够的资源支持他去做。

宋志平是在市场上收编整合民企,让民企和国企混合,在国企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企业里持有股份,继续保持高度的经营自主性,扮演经营主力军的角色。除了众所周知的涉及上千家水泥企业的大整合,“玻纤之王”——巨石集团的张毓强和“石膏板之王”——泰山石膏的贾同春,都是这种“央企市营”的典范。

以泰山石膏为例,北新作为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并购整合泰山石膏,贾同春团队持有北新少数股权,泰山石膏仍由贾同春担任董事长,北新并没有派出高管团队,仅在2021年下派了一位财务总监,对正常经营并不干预。北新还在融资方面为泰山石膏长期提供担保。混改后泰山石膏的收入、利润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5%,创造了行业奇迹。

宁高宁和宋志平开启的路线之所以不同,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因为起点不同。

宁高宁所在的华润有资本优势,在当年,从香港到内地并购是降维打击,这是一个“用国际资本的动力和打法来实现中国产业的整合和发展”的完美故事。

而宋志平所在的建材行业,高度市场化,充分竞争,民企更有活力。1999年中国证监会批准中国化建在上交所上市,这个上市指标是给国家建材局的,而建材局当时的企业资产质量差,达不到要求,所以从外部引进了一些优质民企的资产,与自身资产相结合,拼盘上市。

正因为如此,宁高宁更多看到的是国企实力强大,应该大有作为;宋志平更多看到的是民企充满活力,有着更高的经营效率。

站在国企立场,宁高宁和宋志平都是成绩斐然的优秀企业家代表。

站在民企立场,宁高宁是有些居高临下的,令人生畏的,宋志平则是可近的。 KbaSIP5UPRgy8GhZKX7uJBp5SzBDpwWSyYGo3Ql2QxkHguK9uBqrY4XpHxjblhZ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