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的国内,振奋人心的消息一个接一个。
5月28日10时32分,我国第一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干线国产大飞机C919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开启商业首航。国产大飞机项目于2007年立项,历经16年,终成正果。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载荷专家桂海潮首次进入中国空间站。空间站未来将开展更大规模的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0.95亿个,5G基站总数达273.3万个。以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一众国内外奢侈品牌不断涨价,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强势;超高端白酒市场表现良好,茅台的业绩又冲新高,毛利、净利都逼近历史极值。
另一方面的消息却不尽如人意。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数据显示,相比3月,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减少7.78%,除了餐饮微涨1.19%之外,主要消费类目全盘皆为负数,汽车行业下降超15%,文化办公用品和通信器材(手机)下降超过20%,化妆品行业跌幅更是逼近30%。
可以看出,人们在消费方面显示出相当的克制和隐忍,甚至连化妆品、文化办公这种与个人形象、工作直接相关的消费都被大量舍弃。
日常消费品行业总消费量大幅降低,品牌竞争更加激烈,2023年4月份,各行业没有迎来报复性消费,却迎来了报复性内卷。当然,随着“五一”长假的消费提振,5月份的数据可能会相对好看一些。
笔者所在街区某大型商场地面一层的新中式烘焙品牌泸溪河,门店内还挂着崭新的“端午上新”店招,店面却在端午节前关闭了。商场旁边500米长的商业街上,开了十数家奶茶店,包括一点点、益禾堂、茶百道、都可、蜜雪冰城等连锁品牌,商场内还有喜茶、眷茶与奈雪的茶等中高端新茶饮店面。除了低价引客的蜜雪冰城,其他店面大多门可罗雀。卷生卷死,新消费品牌的竞争就是你死我活。
一个彻底分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
那么,企业将如何继续前行?有两个方法可以避开内卷:一是寻找新场景,以体验促进高端化;二是从供应链出发,提升运营效率。而这两个方法都与新技术、新科技息息相关。茅台、五粮液等的元宇宙、数字藏品尝试是第一种,美的、联想等的数字化生产与运营是第二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商品溢价的基础。把科技与商业结合起来,才是企业长存、国家强盛的正道。没有科技护城河的商业创新,极易被模仿、被割韭菜,而用科技赋能商业,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红利,并避开低水平、低层次的竞争,跳出内卷。正如任正非的华为就是由技术构建的闭环,将科技快速商业化,让科技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民众服务,也是一种差异化竞争选择。
大国时代,科技对商业的赋能将起到无与伦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