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企业进化的原因

中国企业从落后到全方位的进化,原因是什么?

过往西方学者习惯于用性价比、政商合作等进行解释,中国学者则提出了成本创新、开放式创新、巧创、悖式领导力等。

多年来我做了大量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至今仍觉得没有完全参透中国企业的能力创新和进化体系。只是有一些大致的归纳,在和企业家群体的汇报交流中也得到了他们相当的认可。

中国企业的进化,首先是开放性和主体性的统一。没有充分开放和充分竞争的市场化、法治化环境,不先从标杆学习入手,革故鼎新,中国企业不可能在全球化分工的大市场中建立自己的进化通道。与此同时,如果自我设限,亦步亦趋,不相信自己的创造力,不敢挑战标杆,也无法实现自我超越的进化。

以立讯精密为例,其最初是一家传统代工企业,做“精密制造”,中期进化到“精密质造”,近年迈入“精密智造”,完全打破了人们对代工企业“低端、廉价”的刻板印象,而树立起“高科技、高品质”的形象。立讯精密的制造能力实现了“被动式定位的自动化、主动式定位的自动化、全自动智能超精密模块化制造”三个阶段的嬗变。基于这种能力和数字化智慧平台的优化,立讯精密已开始在通信和汽车领域发力,形成了消费电子、通信、汽车三位一体的新格局。

今天的立讯精密依然在代工,代品牌生产。不少人一提到代工,好像就觉得低人一头。但从长周期来看,“工”恰恰是能力积累、能力创新的重要载体。创新不只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创造(在原始创新、知识创新等方面确实是中国的短板),对中国来说,有了有形的制造之基,有“工”可做,做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工”,逐步由“工”到精工智造,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进化过程,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全链条产业能力。

中国企业的进化,也是宏观助力、竞争压力与微观努力的统一。

宏观助力包括后发优势、人口与人才红利、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改革、融入全球化、投资拉动带来的基础设施改善、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以及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信息化“五化”融合所带来的浓缩成长与跨界杂交的机会,等等。

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的应用是中国企业进化的一大助力。从上网到上云,到云上智能,中国抓住了信息革命的风口,站在了数字经济的潮头,从而建立起快速获取信息、分享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的机制和能力。我采访的很多跨国公司高管都说“中国消费者太喜欢尝新了”“中国企业的响应太快了”,反映出中国企业借助数字化,在敏捷性、灵活性等方面已经超过了大量跨国公司。

从微观来看,中国企业热爱学习,其能力与时偕行,不仅有成本创新,还有效率创新,并在一些领域开始了标准创新、技术创新、品位创新。从研发角度看,今天中国领先企业为研发人员提供的激励水平已经高于很多发达国家。

我在20世纪90年代初去过珠三角不少“三来一补”的加工厂,现在也常去制造业工厂,一个深切的体会是,今天的很多工厂已经不是工人之厂,而是无人之厂,人到哪里去了?很多是到办公室了,到办公室做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数字化、服务。现在的工厂更像是工程师之厂,是各种现代化工具之厂,是数据驱动之厂。比如三一重工就宣布,预计到2025年,三一重工将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届时三一重工将把蓝领工人数量减少至3000人,把工程师数量增加至3万人。

从最初的粗造到今天的智造,以及“智造+服务”,经过几十年的改善和进步,中国制造企业构建了能力迭代的体系。世界工厂就是能力加工厂。 ibFHsYzIs5JOvsk85tx7XQ+/dyWETbcOM0qPsWtyZ/BzefyFOlzmlZa17PK0LWA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