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2000年这个中国各行各业主流企业初步发展时期和白手起家企业初创时期的营销,可以概括为中国式营销1.0时代。
这个时期,中国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产品能否做出来,能否卖出去,而不是好不好的问题。价格在内部受成本限制,在外部受推广力限制,营销能够着力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渠道、促销上。如何做好渠道组合与促销组合是关键。就职能而言,这些恰恰是销售而非营销着力的范围。
与曾经的结论相反,那个时期根本不存在什么价格战、促销战、广告战、人海战,因为那个时期的中国企业根本就不具备以此决定成败的实力,只是较多地策略性使用了这些手段而已。
尽可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品质做好,少出些质量问题,是大中型企业的选择,而双低——低配置、低价格,让广大低收入群体买得起、愿意买,是多数中小型企业的选择。
在这一时期,除了多数由计划经济时期传统名牌生产的贵重物品满足城市需求(那时甚至不能用高档、中档来定义那些物品),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走的基本上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承担的战略使命是促进农村市场从半自给自足到完成商品化的任务。而与之相适应,这也是多数中国民营企业创业的路径。
那个时期的假冒伪劣,尤其是其中的劣之所以难以根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些行为甚至是许多企业的生存方式。直到1994年之后,多数民营企业才开始真正关注产品品质,开始导入营销。因为直到那个时期,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市场环境,才开始给予了这种可能。
我们不仅不应该苛求那时的企业,相反,必须感谢它们。它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一方面重建和完善了中国的销售渠道,初步接受了营销思维;另一方面完成了市场教育和开发,让中国市场和经济在随后加入WTO时,能够顺势起飞,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重要市场,使得中国企业和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同时拥有了战略性用武之地。
也正是从那时起,中国式营销才开始萌芽。而后来赢得“中国营销人黄埔军校美誉”的《销售与市场》杂志,也正是在1994年应运而生的。
那个时期的中国营销更多的是“中国功夫”——虽然已经全方位借用了西方的概念,但在实践中奉行的却是中国传统的销售理念和销售技能。在那个时期,西方管理思想对中国企业的影响,远胜于西方营销思想。那时的中国企业CEO更多的是管理和战略CEO,而非营销CEO。
在1996—2000年,一大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被改制,一批早期活跃起来的企业兴而复衰。相反,先期接触到营销,并用营销思维做销售的企业,实质性进入了增长快车道。其卓越成果是中国工业GDP在10年后成为世界第一,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延伸创造了无限空间。
因此,中国式营销1.0时代的本质是中国企业找到看似落后却符合中国市场进程的营销模式,用营销思维强化销售职能,通过对跨国公司的学习与模仿,整体上取得了技术和产品的初步突破,各行各业形成了中国第一代龙头企业,在国内市场获得了战略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