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约为4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万多家,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仅有899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187家,独角兽企业3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仅有145家(见图1)。
这些企业,构筑起中国制造企业的金字塔矩阵,也为中小企业描摹出一条梯度培育的晋级之路: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领军企业。
从各自在产业矩阵中的角色来看,中小企业是底盘,专精特新企业是生力军,单项冠军企业是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是新势力,领军企业是龙头。
套用腰部城市的概念,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正是大国产业矩阵中承上启下的腰部企业。
正如腰部城市与GDP万亿城市互为补充,构筑区域经济的双重支撑,龙头企业与腰部企业融通发展,共同带动产业链做大做强。
作为中场力量,腰部城市不乏成长为GDP万亿城市的可能,腰部企业同样具有沿着企业金字塔不断向上攀升的力量。
这些腰部企业,或许规模不大,但在细分行业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面对超预期冲击也体现出更强的发展韧性。
数据显示,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营收规模达到3.7万亿元,同比增长31.5%,比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高11.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近4000亿元,平均利润是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3.4倍。
抛开规模和利润,腰部企业最受瞩目的当数高增长动能与强发展韧性。根据官方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呈现出“六七八九”的鲜明特点:
六成以上成立年限达10年以上;
七成以上平均营收和利润增速超过10%;
八成以上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建研发机构;
九成以上主导产品与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直接配套。
“九成以上与大企业直接配套”这一特性,凸显了产业链协同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趋势,也潜藏了中小企业如何成长为“小巨人”企业乃至龙头企业的晋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