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营销红黑榜

1月营销红榜Top5

整理/本刊编辑部

《狂飙》为何能一路“狂飙”?

开年第一爆剧非《狂飙》莫属,张译、张颂文等演员精湛的演技让这部剧一路飙到了豆瓣评分9.1分和全国收视率第一的位置。在此期间,《狂飙》相关讨论已多次登上微博热搜,“你开飙了吗”也成为一种新型社交开场白。

《狂飙》,因为一台等离子电视机而引发一系列故事,因此又被大家称为《一台等离子电视机引发的血案》。戏内,演员们互飙演技,用戏剧冲突的形式展现扫黑过程中的种种阻力,吸引追剧党一路“狂飙”;戏外,强盛集团抖音直播间、高启强同款《孙子兵法》、大嫂同款卷发等周边元素纷纷走红,意外收获大量的流量。

除此之外,爱奇艺作为《狂飙》的播出平台,在2022年7月与抖音达成合作后,两者围绕长视频内容的二创与推广展开探索。《狂飙》这样级别的头部爆款能够集流量、热点话题、持续长线讨论效应于一体,形成可跨越各场域、大声量的营销影响力,也为长视频的发展提供了思路。目前,与《狂飙》相关的抖音二创视频底部出现可看正片的小插件,点击后可以跳转爱奇艺观看原片,两个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共赢。

2023年多数行业都进入了复苏反攻的状态之中,消费市场的前景向好,在这个转折时刻,爱奇艺以《狂飙》为整个长视频行业提振了信心和士气,让市场看到好内容永远有着行业一流的商业价值。

效果炸裂,加特林烟花走红

点燃引线,将炮筒“枪口”朝着空旷处,色彩斑斓的烟花就像开了机关枪一样哒哒哒地射向夜空。这个春节,加特林因燃放效果惊艳而大火,一举成为社交平台上出镜率最高的烟花。受到热捧的加特林,身价一路猛涨,却依然一支难求。

加特林能够成为2023年春节烟花界的顶流,很大原因在于其自带的网红基因。射速快,火力猛,燃放加特林烟花,就像举着一把枪,尤其是在燃放时产生的光,显得格外有个性。在营造年味的同时,还可以形成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的夸张性效果,从而被人们追捧。除了自身酷炫的燃放效果,加特林的火爆还得益于今年返乡过年的人增多,不少地方也将烟花由禁放改为限放,使得人们对烟花爆竹的需求增强。再加上社交媒体的助推,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晒出放加特林烟花的视频,跟风效仿之下,进一步助推了加特林的走红。

作为烟花产业首款现象级产品,加特林如雪中送炭一般给了疲软灰心的烟花产业一剂强心针。但是对于烟花产业而言,仅仅一剂强心针是不够的。加特林的火爆,更加说明了烟花爆竹企业应该转变传统思维,在光、声、色、形、烟雾等效果上带来更多耳目一新的体验。烟花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情绪产品,这一点尤其不能忽视。

喜茶×特斯拉,让你坐车里喝车厘

1月30日,喜茶车厘系列回归,这次与特斯拉共同推出多肉车厘桑和多肉车厘莓2款新品。活动期间,消费者进入喜茶GO小程序即可抽取特斯拉1个月试驾权益、特斯拉1周试驾权益等奖品。另一边的特斯拉,也在联名海报上采用深红色车款呼应喜茶的车厘子系列,还推出智能的空中OTA升级技术,让车更加智能,增加顾客的消费体验,并且特斯拉车主还可在车主权益平台领取喜茶车厘系列新品5折券。

经典款式的包装设计,加上与特斯拉的联名点缀,喜茶果然是懂联名的。与新能源汽车品牌联动,刺激顾客消费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喜茶的宣传力度和品牌知名度,也树立了品牌形象。通过新品车厘系列,也让水果有更多变为茶饮的可能。

在跨界联名形式多样化的今天,喜茶能借助联名之势脱颖而出,离不开喜茶不断地“搞事情”。注重社会化传播,打造“交际花产品”,频繁与各种品牌联名互动,注重IP衍生品的开发,都将品牌形象进行更加充分地渗透,拓展营收来源的同时,也让喜茶成为一种IP形象及社交货币。

《流浪地球2》引发新一轮“野性消费”

作为2023年春节档备受关注的硬核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在开年属实火了一把。

一方面是电影口碑、票房双丰收,截至1月30日实现票房27亿元;另一方面是IP衍生品销售屡创纪录,电影中展示的行星发动机、外骨骼装甲、门框机器人、机械小狗笨笨、数字生命卡等黑科技装备,引发了IP衍生品的大卖。官方授权模型上线造点众筹的第8天,众筹金额便突破1亿元,提前完成了“一个小目标”;另外两个众筹链接也以超1000%的比例完成了目标,一举创造电影周边众筹的全新纪录。

衍生品作为电影IP的一种延续,既能帮助电影口碑保持热度,也能借此得到票房以外的收益,甚至周边产品的销量能超过电影本身的收入。因此,《流浪地球2》在IP衍生品上取得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也给了国内周边产品市场发展的信心,证明通过衍生品为电影IP持续输血的商业模式,在国内具有可行性。

但想要形成类似海外市场那样成熟的生态产业链,还需要更多时间。中国电影市场需要更多优质内容的支撑,电影IP质量过关才能为后续衍生品发售吸引更多流量。在此基础上,IP本身还需不断创新,逐渐形成历久弥新的文化品牌,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爆红的ChatGPT,成为新风口

ChatGPT火了,堪称眼下AI圈新晋顶流。

什么是ChatGPT?通俗来说,这是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但不同于目前已有的传统聊天机器人,它是由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公司在去年年底上线的对话式AI模型,能实现写代码、回答问题、写论文等指令。

1月31日,ChatGPT概念股持续活跃,多只概念股股价走高,收获涨停板。一则百度计划在3月推出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聊天服务的消息,让ChatGPT在资本市场热度再起。ChatGPT的出现让投资者再次将目光聚集在AIGC(人工智能创作内容)赛道,该赛道中的AI绘画技术曾在去年引起舆论关注。国内外AIGC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除了国外互联网巨头微软、BuzzFeed等将依靠ChatGPT的创建者OpenAI来加强部分内容创作外,国内企业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浪潮等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预训练大模型,迅速加入这场技术赛跑。

有人将ChatGPT比喻为“搜索引擎+社交软件”的结合体,能够在实时互动的过程中获得问题的答案。高度拟人化的对话问答模式具有更好的交互体验,将进一步加强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应用,如人机交互、智能客服、机器翻译、智能写作等。未来落地场景涉及代码生成、药物研发等多个领域。

随着深度学习模型不断完善、开源模式的推动、大模型探索商业化的可能,AIGC有望加速发展,互联网奇异点正逐渐临近。从应用价值方面看,AIGC将有望成为数字内容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在降本增效大背景下,AIGC可以帮助很多公司在内容生产环节提高效率,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1月营销黑榜Top5

整理/本刊编辑部

春节旅游“宰客”乱象频发

“6根面条20元”“4个菜1500元”“58元一碗烩菜没有肉”……春节假期,全国许多旅游景点景区迎来了“报复性”的旅游消费。但一些商家为了赚取利益趁机疯狂涨价,也有商家借着“信息差”,把看似平平无奇的贵价食材卖给不知情的消费者。

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对于餐饮商家来说,春节等节假日期间,人工高、食材贵,旅游餐饮商家适度合理地调价无可厚非,但如果企图靠“一次性买卖”的套路来获取暴利,昧着良心赚黑钱,只会寒了游客的心。

把旅游“报复性消费”当成“报复性宰客”机会的商家,收获的是“一锤子买卖”,影响的却是人们的消费信心和当地的旅游口碑。眼下,旅游市场和旅游餐饮已经迎来曙光,在旅游餐饮亟须提振消费、提振信心的关键节点,切勿因一己私欲,用“报复性宰客”寒了消费者的心。

央视针对“宰客”问题评论称,网络时代下,游客是“开心”或“糟心”,留下的是“点赞”还是“恶评”,传播得更远了。但是为何游客还会遇到宰客事件呢?因为总有一些店家认为是“一锤子买卖”,不打算做回头客生意。旅游要当产业来做,不能如此短视。

电视投屏开始“套娃式收费”

涨价、限制登录设备数、限制投屏……视频平台在会员方面的调整动作越来越密集。

近日,爱奇艺APP限制投屏冲上热搜。有不少网友反映,此前黄金VIP会员支持最高4K清晰度投屏,现在只能选择480P的清晰度。爱奇艺客服对此回应:若需要更高清晰度投屏,需要开通白金会员。对此,有网友吐槽视频平台“吃相难看”“套娃式收费”。

事实上,腾讯、优酷等平台也存在类似情况,不同会员等级对观看的清晰度有不同程度的限制。从会员到超级会员,再到黄金、白金、超前点映等,不得不说各大平台为了搞钱,可谓是怪招频出、无孔不入。此次爱奇艺限制投屏行为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许多网友开始调侃,在不远的将来视频平台或许还能出现综艺VIP、电视剧会员VIP、电影VIP甚至动画片VIP等多项收费制度。

“套娃式收费”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会消耗消费者的信任,长此以往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终端设备制造商、智能电视服务商,还是内容提供方(视频平台),都需要摈弃狭隘的利益思考模式,着重推出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价格合理、用户体验良好的产品,探索建立多个用户端互相兼容的电视会员服务体系,并丰富视频资源内容,让消费者不再“套娃式充会员”,打造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行稳致远,实现口碑和市场双丰收。

鱼跃医疗被罚270万元

近日,因哄抬血氧仪价格,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被罚款270万元。

2022年年底,鱼跃医疗血氧仪涨价风波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有网友称,鱼跃医疗同款血氧仪“之前官网88购物节实际到手94元,最近却涨到299元”;还有网友称在鱼跃医疗官方旗舰店下单的产品已经到了中转站却被召回……

对于产品召回的质疑,鱼跃医疗称召回是因为发错货;对于涨价问题,鱼跃医疗先是回应称商品系商家自行定价,之后又改口称产品并未涨价,只是因成本上涨取消了折扣和优惠。然而,鱼跃医疗的回应并未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经调查,镇江市市场监管局表示,自2022年12月开始,鱼跃医疗利用市场供需紧张状况,在血氧仪生产入库平均成本环比上涨47%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该产品销售价格,平均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了131.78%,销售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成本增长幅度,推动了血氧仪市场价格过快、过高上涨,扰乱市场价格秩序。

疫情的发生让鱼跃医疗血氧仪、制氧机等产品销量暴涨,但疫情总会过去,人们哄抢的情绪也总会消散于无,鱼跃医疗不可能一直靠着这些产品过日子。而今受到舆论影响,口碑也一跌再跌,消费者的信任被一再消磨,未来鱼跃医疗的业绩增长驱动还能靠什么?

连花清瘟“周边产品”越界玩梗

“连花清瘟可乐”“连花清瘟咖啡”“连花清瘟茶”……前不久,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玩起了“连花清瘟”的梗。更有甚者,为了蹭热度,真的推出了连花清瘟“周边产品”。

经查证,这些产品并不是药品,没有药准字号,甚至产品质量都存疑。对此,以岭药业发文澄清,称近期市场上出现诸多名称为“连花清温茶”“连花清温膏”等商品,均非该公司生产、销售或授权生产、销售。可见,这些没有药准字号的产品正试图用打擦边球、蹭热度的手段来鱼目混珠。

目前已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对利用“连花清瘟”蹭热度的商家予以立案调查。“商标装潢”不可取,蹭热度更要严守法律底线。商家如此钻空子、抖机灵,显然已经超出了简单的玩梗行为,是为了一己私利对“连花清瘟”进行花式包装,诱导消费者,传递错误信号致使公众对选药用药产生认知误差。这不仅会危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也存在侵权风险,有的销售方还涉嫌虚假宣传,破坏了良好的市场秩序。

《满江红》公关维权翻车

资本、成本、排片……围绕在《满江红》身上的各种争议不再是一个电影问题,而成了公关问题。

1月26日,《满江红》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回应网传“幽灵场”“偷票房”“买票房”“资本操控”“抄袭”等指控“均为无稽之谈”。

1月28日,《满江红》官方微博再度发表声明:“近期,部分用户通过网络平台捏造有关电影《满江红》的不实信息并大量传播,严重危害了影片的合法权益,现正式对以下造谣者提起诉讼。”根据附图,被起诉的大V一共四位,其中时政博主沈逸最为知名。沈逸微博拥有超过200万粉丝,且有“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人气讲师”的称号加持,在社交媒体中拥有不少拥趸。此事引发极大关注,有关《满江红》的负面舆论愈演愈烈。

在接连声明中,《满江红》官方微博以“莫须有”作为回应,被网友们群嘲是以秦桧自比。此外,网友还在《满江红》的宣发中发现“靖康耻”“瘦金体”等笑料,嘲讽其为“文盲”。

从理论上来看,四位大V可以提出自己的质疑,《满江红》也可以针对相应的问题回应或举证甚至起诉。但从效果来看,这却并非最好的公关手段。对于仍处于公映期的电影而言,如何调动最大数量的观众走进影院才是终极目标。而这一行为的基础是大众的兴趣,如果在公关过程中,影片站到了大多数人的反面,“劝说、吸引”的功能就不再存在,反而会引发负面舆论危机。

编辑:向东 jM1LP8hUYuOfXG7e9v3Oz3j4+Tug0Ti4AmSkbkgZqYPuBpsYQ44aSZGfTLcdiq3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