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最重要的不是拼命跑,而是找到方向

文 | 本刊编辑部

最近,中国多数GDP万亿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2023年的预期增长目标也随之公布。低则4%,高则7%,多数集中在5.5%—6.5%,相比2022年的实际增速,普遍有着不小的跨越。

结合去年12月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稳增长”的定调,显然,2023年,重启增长是中国经济和企业的主旋律。

2023年,如何重启增长呢?

从康波长周期看,1991年到2047年是一个周期,2023年也是阶段性复苏的开始,因为2033年左右要攀一个新高峰。复苏之前,可能还有难关、低谷,我们要准备好。2023年不会是简单的一年。在新的增长路口,人们需要奔跑起来的动力。

一方面,我们依然需要努力发展制造业,并且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均是在人均GDP达到较高水平时,制造业比重才开始下降,而我国2006年人均GDP3069美元,比重达到32.5%就已开始下降,过早地出现了制造业比重下降的现象。

吴晓波在年终秀上说,“智能工厂,雨后春笋”“隐形冠军,赶超德国”。产业结构重构重塑,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产业互联网、产业智能化是中国经济面向未来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另一方面,我们要在高科技领域继续发力。Gartner发布2023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元宇宙(Metaverse),超级应用(Superapps),自适应AI(Adaptive AI),数字免疫系统(Digital Immune System),应用可观测性(Applied Observability),AI信任、风险和安全管理(Trust, Risk and Security Management),行业云平台(Industry Cloud Platforms),平台工程(Platform Engineering),无线价值实现(Wireless Value Realization),在这些高科技新事物的生长中,我国也没有落后,正在马不停蹄地追赶着。

一个产业的崛起,至少需要一群人在这个产业辛苦而冷静地沉淀20年,才能形成一个群星璀璨的时期。在这方面,我们很有信心,因为我们国民最大的“底牌”就是奋斗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增长需要新动能,也需要老动能。恢复、整合、借势等,各个支柱产业都要发力。房地产、平台经济、新消费等,有了喘息的机会,切忌又走向野蛮和疯狂,“进”字哲学的背后,是均衡。

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说过,前几年大家都在问风口是什么、赛道是什么、做什么能更好地发展;这两年他们都在问自己的“天命”,就是不断地追问自己擅长什么、偏好什么、禀赋中有什么。可见,我们社会的组织样式、商业形态正在面临一次大拆解。从过去3年的洗礼中,大部分人都在寻找各种提升自己的机会,集中精力和智力盘活存量,以应对不确定时代的新挑战。

这意味着,重启增长,最重要的不是拼命跑,而是找到方向。 6U2khz3MFgjKiBGOOaExrG56rny1H/dXTtFJD3iqvbZhtCb12ZTM4vtMgTr5CqB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