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消费者对虚拟博物馆的技术接受度

一、引言

1.虚拟博物馆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虚拟博物馆的出现,是基于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国家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大力支持,是文化与科技的良好结合,也是传统实体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与延伸。

2022年,我国线下实体博物馆数量已达到6565家,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需求、市场发展与消费者认知的转变,我国博物馆的职能已从最早的收藏研究功能,转向公共教育与文化服务功能,并进一步拓展了休闲游憩与充实人生的功能 。博物馆体验设计正逐渐从“以展品为中心”向着“以人为中心”的方向转变。随着新媒体技术与体验设计不断拓宽博物馆的使用情境,虚拟博物馆的概念应运而生。美国博物馆未来中心(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Museums)2017年的研究报告指出,结合自身的智力资源、数字技术与新的感官再现科技,“用个性化的方式创建一个多感官沉浸式的环境”是未来博物馆重要的发展趋势

国家文物局、发改委等部门也已启动《“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致力于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面对充满变数的未来,博物馆等实体展览机构逐渐意识到,仅仅以短期的、应急式的、把线下展览照搬到线上的形式是远远无法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的;根据展示平台的特性与用户的需求,尽快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平台,调整策展方向,有利于完善虚拟博物馆的游览体验,提高重游率,进而应对互联网经济冲击下更严峻的发展形势。

针对博物馆如何采用新技术来增强自身展品的公众接受度,目前学术界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例如,对虚拟博物馆社交属性的拓展 、对游览过程中的趣味化与协作化 等方面的研究。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仍局限于对已有项目的评价,或是对未知项目的制作与对技术实现的讨论,鲜有针对虚拟博物馆中利用到的以VR技术为主的新兴技术,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与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将在这一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2.技术接受度模型

信息技术被使用者接受是一个逐步发生的过程,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虚拟现实与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的虚拟博物馆,是近年来博物馆展示设计升级过程中的新兴形式,消费者对于这一形式的接受程度也同样需要一个发展过程。Davis首先提出了技术接受度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见图3-1)来解释和预测这种现象 ,并被学术界普遍接受。该模型指出,新技术使用者从“态度上接受”到“系统使用”需要一个过程,妨碍这一过程的因素经常会导致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滞后于硬件发展。因此,对于新兴的虚拟博物馆形式,研究消费者/用户的技术接受度,对虚拟博物馆的发展与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3-1 技术接受度模型

本文采用决策实验室法展开量化研究,分析消费者对虚拟博物馆的技术接受度的内部影响机制,提取关键影响因素,从而帮助博物馆工作人员、设计师与政府决策部门等利益相关者,重新审视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方向。 8vE+50ovnLZONmKyhvPMaQX4fw1W21bBdOYXmzP2JaI0CjWZa/3gqAG0O98TxLl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