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决定命运的选择:不造火车造飞机

民国二十三年十月二日(1934年10月2日),北平秋高气爽。

紫禁城明黄色的琉璃瓦屋顶被秋雨洗过,一片光亮亮的。绿树掩映下,红墙黄瓦依旧透露着当年大清皇宫的巍峨壮观。

紫禁城西北十公里外,宁静的清华园里,一棵棵挺拔的银杏舒展着小折扇一般的树叶,沐浴着秋日的阳光。

似乎与平日琅琅书声的气氛相左,校园里荡起了几片嘈杂声。学子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份公告前,议论纷纷。这当口,正是每年全国各地公费留美学生发榜的日子。

所谓“公费留美”,指的是“庚款留学”。1900年,是中国农历庚子年。由于西方列强对中国肆无忌惮的侵略,那年6月,义和团主力进入北京,围攻各国使馆。8月4日,美、英、日、俄、法等八国组成一支2万人左右的联军,借口剿灭义和团,从天津进攻北京。8月15日清晨6时,听到八国联军杀进东华门、北京城破的消息,慈禧老佛爷连脸都没有来得及洗,便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1901年(农历辛丑年)9月7日,清廷与列强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被迫赔偿列强军队来华的费用纹银4.5亿两。当时中国的人口约为4.5亿人,相当于每个中国人无论老幼皆要交出一两纹银赔给列强。这笔庞大的款额分39年摊还,连本带利高达近10亿两纹银,史称“庚子赔款”。在“庚子赔款”中,美国分到2 500万美元,算上39年的利息,总计5 334万美元。后来,中国驻美公使发现,美国得到的这笔赔款大大超出了美国来华军队的实际花费,纯属“虚报冒领”。经过多次交涉,老罗斯福政府决定把多余的钱分批归还中国,方式是把钱用于“帮助中国办学”,并设立一个让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的奖学金。中国人当然更希望把这笔钱用于修建铁路、开发矿山,或者金融投资。可是美国却认为,设立奖学金可以培养一批受美国教育的中国知识精英,这无疑有利于其继续在知识和精神上控制中国的未来。

“庚款留学”奖学金(以下简称庚款奖学金)于1908年正式设立,1909年开始招考第一批留学生。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专门负责遴选每年的获奖人选,并把他们送到美国。最初,每省每年都根据所出赔偿纹银的比例,享有一定的名额,高中生在高三那年参加奖学金考试,优胜者可以进入清华学校先读两年,然后前往美国完成大三、大四的学业。后来改为全国每年名额100个,学子自由竞争。1931年以后,日本攻打东北三省,在上海挑起事端,中日关系愈发交恶,政府考虑到国家危急之际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修订了奖学金办法,只有国内大学数理科系考试成绩名列前四的毕业生才有资格参加甄选考试,目的是在短期内发掘全国资质最好的学生,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美国的科技知识,尽速返国,建设国家。1934年,享受奖学金的留学生名额只有20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激烈地角逐着这20个名额。

通告发布栏前,人头攒动,以至栏前小径的交通有些阻塞。

只见一行大字“国立清华大学考选留美公费生揭晓通告”,下面写道:

本大学本届考选留美公费生各门成绩业经留美考试委员会详慎审核决定各门录取名额公布如次

历史学门(注重美国史)一名 杨绍震

考古学门一名 夏鼐

油类工业门一名 孙令衔

造纸工业门一名 时钧

陶瓷工业门一名 温步颐

理论流体学门一名 王竹溪

高空气象学门一名 赵九章

海产动物学门一名 萧之的

应用植物生理学门一名 殷宏章

农学门(注重选种)一名 汤湘雨

农村合作门一名 杨蔚

人口问题门一名 赵镈

国势清查统计门一名 戴世光

劳工问题门一名 黄开禄

成本会计门一名 宋作楠

国际私法门一名 费青

地方行政门一名 曾炳钧

水利及水电门(河工组)一名 张光斗

水利及水电门(水电组)一名 徐芝纶

航空门(机架组)一名 钱学森

20门专业,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兼容文、理、工三科,可见留学内容之丰富,涉猎之广泛;每专业只取1人,可以想象脱颖而出之艰难,竞争之激烈。

钱学森是在杭州家中得知自己金榜题名的,特别是考取了自己热盼的航空专业,他松了一口气,兴奋无比。

清华大学公开招收留美公费生,自1933年至1936年共办了四届。在第一届留美公费生中招收了2名航空门(航空工程专业)的学生,其中来自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的林同骅专学飞机结构,后来他设计了中国的第一架运输机;另一人为顾光复,专学飞机发动机设计制造,后任“台湾空军研究院”院长。从1934年以后,留美公费生中航空门都只有1个名额,第二届录取的是钱学森,专学飞机结构。1935年的第三届录取了钱学森的堂弟钱学榘,专学飞机发动机。1936年的第四届录取了程嘉,专学航空机械。

钱学森在交通大学所学的专业,原本是机械工程学院的机车制造专业。当时,吸引他的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为中国未来铁路建设勾画的宏伟蓝图,他决心效仿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修铁路,造火车。

然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及在自己身边发生的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日本侵略者用飞机和大炮炸碎了钱学森心中憧憬的铁路和火车。看到蔡廷锴将军率19路军以弱斗强,慷慨悲壮地抗击日寇的战斗场面;看到一架架机翼上贴着红“膏药”的日本飞机,对着中国的平民百姓、大街小巷狂轰滥炸的罪恶行径,他的内心被深深地刺痛了,他开始关注起飞机来。

据当时的资料记载,日本拥有2 000架飞机,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航空工业,而中国只有270架飞机,能投入空战的不到100架,不仅比日本整整少了一个数量级,而且全部依赖进口,国内连一家飞机设计制造厂也没有。钱学森还从报纸和其他资料上得知,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对叫莱特的兄弟,他们早在1903年就在滑翔机上安装了汽油发动机并试飞成功,开辟了人类的飞行时代;1918年美国率先开通了从纽约到芝加哥的飞机航线;20世纪30年代,美国制造了DC-3螺旋桨客机并投入应用,美国的航空工业已在全世界遥遥领先。

淞沪抗战无果而终的残酷现实,给21岁的热血青年钱学森当头一盆冷水。眼见蒋介石、汪精卫承诺日本侵略军继续留驻上海,19路军被迫前往福建“剿共”,中日双方于1932年5月5日签订《上海停战协定》,他开始明白,现代国防事关中国的生死存亡,他的志趣从造火车逐渐转向了造飞机。他认为造飞机对于屡屡遭受列强欺辱的中国更具有实际意义,作为有知识的新青年,自己理应去学习和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从那时起,他经常钻到图书馆里博览群书,并特别专注飞艇、飞机和航空理论的书籍,有一本介绍美国火箭鼻祖戈达德的书,他看得津津有味。利用业余时间,他积累了不少航空方面的专业知识,他回忆说:“我还记得借过一本英国格洛尔写的专讲飞机机翼气动力学理论的书来读,当时虽没完全读懂,但总算入了气动力学理论的门,这是我后来从事的一个主要专业。”

1933年,交通大学外籍教授威斯曼开设了航空工程课,初萌“航空救国”之志的钱学森当年下半年就去选修了这门课。在距大学毕业仅有一年的时间里,他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有关火车头的毕业设计,还在选修课的考试中取得了两个学期平均分为90分的好成绩,是14名选修此课的学生中成绩最佳者。

1934年8月,钱学森到清华大学设在南京中央大学的考场,参加庚款奖学金考试。对他来说,大学毕业后,通过公费留美去学习航空工程和相关的先进技术,以实现“航空救国”的理想,很自然地成为他下一步深造和工作方向的首选,因此他毅然报考了航空专业。

考试从上午8时一直持续到下午5时,中间只有很短的午餐休息时间。航空门考试分两大部分,其中科学部分占考卷内容的80%,包括数学、力学、热工学、航空工程、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人文部分占20%,包括世界史、国语口语和写作、英语和第二外语(德语或法语)以及对国民政府的认识等。考完科学部分的5门内容后,钱学森感到很累,考题确实有难度;对于人文部分,他感觉考得还算顺利。

从清华大学保存的档案来看,钱学森前5门的考试分数依次为41分、63分、64分、87分、63分,平均成绩为63.6分;加上人文部分的考试成绩,他的总平均成绩为59.1分,在报考航空工程的四名考生中名列第一。钱学森的考试成绩与清华大学毕业的赵九章、王竹溪等人的成绩相比略有逊色,数学不及格,其他成绩也不甚理想,但是他在“航空工程”这门课程的考试中,却得了87分的高分。当时清华大学负责选派留学生的是叶企孙教授,他是一位知名的物理学家,时任校务委员会证人委员、理学院院长、特种研究所主席,指导和选派过多名留学生,很有眼力。他得知钱学森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就陆续发表一些有关飞机、飞艇方面的文章,如《美国大飞船失事及美国建筑飞船的原因》《最近飞机炮之发展》等,有些文章还很有深度,便看出钱学森是棵航空方面的好苗子,所以破格录取了他。

钱学森当时并不知道详情,但他终于如愿以偿。

在开始航空专业的学习前,钱学森和同学们来到了北京青龙桥火车站。这里有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它像一条长龙蜿蜒于八达岭的崇山峻岭间。钱学森向修建这条铁路的前辈、留美工程师詹天佑的塑像深深地鞠了一躬,也向他苦读了四年的火车专业做了最后的告别——他就要从航空专业开始新的征程了!

报考航空专业,是钱学森一生中重要的一次选择,如果不是报考这个专业,他将与赴美留学失之交臂,而且这也决定了他的命运,此后所发生的一切,冥冥之中都与此有关。

几十年后回头看,几乎可以说,这个选择也决定了中国航天的命运。

1.钱学森交通大学毕业证书

2.詹天佑的塑像屹立在他设计的京张铁路青龙桥火车站旁

3.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段“人”字形铁路 vyst9CLFD644Y9G9JX5HFVRe6X3aKWXS6MZmn39TC57pRav+wXkuSFJgdv/v/Qi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