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英国的罗马化

43—409年

不列颠群岛的地理环境对不列颠尼亚行省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地理位置上,不列颠尼亚与罗马帝国的其他行省相隔甚远。在这遥远的边疆,古罗马文明将当地传统和古罗马传统紧紧地融合在一起。生活在南部低地的布立吞人很快就适应了征服他们的古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在英国高地,新的生活方式推行起来进展缓慢,这里唯一能够永久彰显古罗马文化的就是古罗马军团。

英国人的工作

在整个罗马帝国,罗马人的统治方式是减轻自己参与管理的力度,鼓励当地人积极承担公共工程维护、执法和收税的重任。罗马帝国的官员们都集中在有重兵驻守的城镇和港口。不列颠尼亚行省其他地方的日常管理主要是由英国当地的贵族来负责。他们担任城邦(civitates)委员会或者部落自治委员会的委员,还可以参加地方执法官的竞选。他们坐在当地的长方形廊柱大厅(basilica)里执行中央指示,解决地方纠纷,以此来参与罗马帝国的统治。塔西佗写道:他们很快就接受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在执行公务时也会穿上罗马人穿的托加袍,他们还一定要让自己的儿子学习拉丁语这门有助于社会流动的新语言。那些出身低微的布立吞人也能有望成为罗马人。只要他们在帝国军队服役满25年,即可获得罗马公民身份。在这一承诺的吸引下,大约1.5万名英国人在后备团服役。

财富流通

古老的不列颠王国曾经铸造过钱币,但直到罗马帝国时代,钱币才开始流通起来。贸易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新的职业阶级,包括售货员、商人、放债人和税务员。在罗马帝国时代的英国城镇,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市集随处可见。罗马帝国那些商品生产与经销方面的天才把帝国各地生产的商品源源不断地销往英国市场。英国的那些有钱人爱买罗马帝国生产的奢侈品,比如,产自坎帕尼亚的极其珍贵的费乐纳斯葡萄酒。英国的纺织品则在高卢和莱茵兰打开了销路。英国国有矿山产出的银块、铅块和锡块已经远销地中海沿岸各国。贸易的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这一点历来如此。到2世纪初,奥维德(Ovid)在其神话故事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维吉尔(Virgil)在其史诗中所刻画的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Aeneas)等人物形象已经融入英国人家里的壁画、镶嵌画和家居用品的装饰中。

死后安葬——罗马习俗还是英国习俗?

为了死后的葬礼能够办得像模像样,罗马帝国的穷人往往会加入丧葬协会(burial clubs)。他们需要定期付费。协会用这些钱来给他们置办葬礼上那些必不可少却又价格不菲的祭品,还要花钱请职业送葬者给他们送丧——这是罗马人的丧葬习俗之一。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不列颠,丧葬协会同样存在。巴斯的军械制造师协会专门为那些去世的成员修建了墓碑,以示纪念。在柴郡的哈尔顿市,就在哈德良长城根上,有一家协会甚至还会帮助奴隶们有尊严地死去。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布立吞人普遍遵循着3世纪时盛行于整个帝国的丧葬习俗,他们更喜欢火葬而不是土葬。然而,凯尔特人依然保留着自己的丧葬习俗。在亨伯河(Humber)河畔的布拉夫古罗马墓地,考古学家发掘出一座2世纪时的凯尔特人坟墓,死者的尸体装在一个用铁箍箍着的木桶里,木桶里还有两根断裂的权杖,这与凯尔特人部落祖先的安葬方式如出一辙。

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的英国诸神

英国的宗教习俗是英国文化传统与罗马文化传统相互融合的产物。罗马人希望外来种族能够遵从罗马传统,接受罗马传统。在罗克斯特、圣奥尔本斯等大城市,供奉被称为卡皮托里尼三神的朱庇特、朱诺和密涅瓦的神庙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科尔切斯特是皇帝崇拜的中心,这里每年都会举办各类比赛和节庆活动,以纪念神权统治者的守护神(numen)或者说是精神力量。然而,在不列颠尼亚最受欢迎的众神是英国诸神与罗马诸神的结合体。巴斯人敬奉的女神苏利斯·密涅瓦就是由凯尔特人与罗马人各自信奉的治愈女神结合而成。在罗马军队中服役的英国士兵信奉的神灵是马尔斯·图塔蒂斯。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除了巴勒斯坦人对耶稣基督的崇拜以外,还有多位神灵通过罗马的贸易之路传到英国海岸,包括腓尼基人信奉的阿斯塔蒂、埃及人信奉的塞拉比斯以及波斯人信奉的太阳神密特拉。

旧习俗

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在英国高地地区推行起来几乎寸步难行。在英格兰西南部诸郡的边远地区、威尔士北部、奔宁山脉一带,或者是在喀里多尼亚,城镇稀少,庄园也不多。在这些地方定居的都是部落,而且以凯尔特人居多。从挖掘出的许许多多的宝藏来看,罗马的物质文化已经传播到了这些荒蛮之地,但拉丁语在这些地方鲜有耳闻。只有远处那些罗马军团修建的塔楼和堡垒才是罗马文明唯一永恒的记忆。 1X41VnN3oLAV9GcFzxyDbw5YbTFfxTuQG0RIz9/tqveeIRCrmtegdeWPQwbgALK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