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 巴罗洛

巴罗洛与相隔二十五千米的巴巴莱斯科一样,使用最具代表性的内比奥罗葡萄酿酒。那些酒的色泽深邃、口感厚实、香气馥郁,尤其是经过了长达二三十年的适饮期,葡萄的酸度和单宁的锋芒都得到了最有效的收敛,紧涩的口感变得柔滑,喝起来更有意味深长之感。

在巴罗洛大约十二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八百余家酒庄的规模都很小,甚至某些酒庄的葡萄园面积还不到一万平方米。长期以来,这里的酒庄都沿袭旧制,在葡萄酒陈年时使用祖传下来的大橡木桶装盛。本来这一产区的葡萄酒产量就很少,再加上几十年的陈年,尽管有着极佳的口感,但一般消费者很难买到,所以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很低。意大利裔美国人拍摄的纪录片《巴罗洛男孩》就提出了一个焦点问题:为什么付出那么多心血去酿造的酒,超出巴罗洛二十多千米就没人知道了,而法国却能出产价格昂贵且闻名世界的葡萄酒呢?于是,当地的年轻酿酒师们开始质疑并抨击从1876年就有的惯常做法,1990 —2000年的十年间,这些“巴罗洛男孩”在不到一千人的小村落发起了一场挑战传统的革命,打破了这里固有的宁静,正如英国作家毛姆所说,他们“正满怀热情地试图摆脱禁锢的力量以获取自由”。

纪录片《巴罗洛男孩》的海报

年轻人不再像祖父或者父辈那样在葡萄成熟的最佳月份进行采摘,而是提前在8月份就故意剪掉一些成色较差的葡萄,为的是让剩余的果实长得更加饱满,果香更加浓郁。他们又将浸皮时间缩短到一周,也不再使用斯洛文尼亚大橡木桶,而全部换成二百二十五升的法国小橡木桶,从而大幅度减少发酵与陈年的时间,使得新型巴罗洛酒的适饮期缩短到五至六年。这种旋风般的崭新手段的确让人耳目一新,而售价的降低也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喝到巴罗洛葡萄酒。尤其在喜欢标新立异的美国,这种使用新方法酿制的具有爆发性香气和口感的酒受到热捧。

然而,在这场不见硝烟的较量中,赢得市场的年轻一代和恪守祖制的老一代,并没有明显地分出胜负。进入21世纪之后,激进派与保守派之间的矛盾已经趋缓,一些老酒庄也不得不稍加改进,从而适应市场的要求。

究竟如何去理解传统的含义,英国诗人艾略特认为:“如果传统的、流传的唯一形式,存在于盲目地追随前代的步伐或者懦弱地忠诚于前代的成功方法里,‘传统’就绝对是阻碍。传统是一个拥有更广泛意义的事物,它不可能通过继承权而得到,如果你想得到它,就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这几句话,说是为巴罗洛产区朱塞佩·里纳尔迪酒庄的庄主量身定制的,再合适不过。

以往去过的任何一家酒庄,无论是建筑的外观还是内饰,都一尘不染,井然有序,然而里纳尔迪酒庄却完全不把精力放在这些表面的功夫上。尽管事先看过建筑外观的照片,但我们按照导航找到酒庄的时候,还是被眼前不修边幅的三层红砖老楼惊到了。铁栅门外放着一个歪斜的塑料垃圾桶,沿着碎石子土路走到院子里,一堆木柴环绕着老树干,楼墙边上堆放着砖头、木板、托盘和塑料箱等各式杂物。这哪里是什么酒庄,简直就是一户农家。我们面面相觑,还以为找错了地方。当时我觉得选的这家酒庄一定会让我们失望。

品酒的房间显得杂乱无章,酒窖旁边,萨拉米肠和烟叶同时挂在长着黑斑的砖墙上,木架中那些贴着1927年和其他年份酒标的酒瓶都挂满了灰尘。摆放酒瓶和酒杯的小圆桌也年头已久,没有一处严丝合缝。所有的一切,都以不可思议的凌乱与残破展现出庄主特立独行的生活态度。一提起朱塞佩·里纳尔迪,人们都将他与近在咫尺的马沙雷洛酒庄庄主和坎培拉诺酒庄庄主并称为传统巴罗洛的三驾马车,其他两家酒庄内部的模样不得而知,但传统是否就是如此败絮其中,直到品酒之前,我一直疑虑重重。

品酒室内景

当新潮的风暴在巴罗洛甚嚣尘上的时候,朱塞佩·里纳尔迪庄主公开斥责那些离经叛道的做法。他在祖辈的酒窖里一直使用曾祖父、祖父和父亲用过的大橡木桶,而且长时间浸渍。对那些改用小橡木桶的激进者,他特意将拆开小桶的木板做成椅子,以抗议的口气在椅背的左上角贴上一张手写的字条,“这就是小桶应有的用途”。另外,他坚持手工浸皮,也不使用现代的温控设备。但正如艾略特所说的,他“基于传统而又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因为1992年父亲去世以后,他摒弃了父亲使用单一葡萄园的葡萄进行酿制的做法,而是采取混酿的做法,先将在富含砂石与钙质泥灰岩两种土质里种植的葡萄混合,又将泥灰岩质和砂石质的两块田里的葡萄进行混酿,也就是“双园调配”;他认为,混酿才是巴罗洛的最高境界,而混酿的巴罗洛才应当成为意大利葡萄酒中坚守传统价值的典范。

我们在酒庄品了三款酒,2015年的内比奥罗有着石榴红的酒色,酒体轻盈,酸度很重,第一口喝下去,就能感受到荒原上的狂野之气。美国品酒大师、创办《葡萄酒倡导家》月刊的罗伯特·帕克就曾评价说:“此酒刚毅不屈,单宁极其强烈,在酒龄年轻的时候往往难以亲近,且桀骜不驯。”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款2013年的布鲁奈罗,单宁也重,闻起来有着浓郁的香草味和丰富的层次感,尽管也未进入适饮期,但相对而言,更让我们喜欢。

本想买两瓶2013年和2015年的酒带回家,但这家酒庄又表现出了不合常规的特点,不收品酒费更不卖酒,如果想买,只能去他们指定的巴罗洛镇上的商店。

朱塞佩·里纳尔迪庄主一直使用的曾祖父用过的大橡木桶

如今,传承千年的酿酒理念已然成为巴罗洛葡萄酒的精髓,虽然经历过打破传统的激进波动,但风潮过后,愈久弥坚的老派做法依然是行业的指南,三驾马车以他们的耐心和毅力,将巴罗洛持之以恒的传统塑造成了典范。非常可惜的是,就在我们离开酒庄一年半之后的2018年9月,被称为巴罗洛酒庄中最为传统的代表朱塞佩·里纳尔迪庄主因病去世,巴罗洛失去了最后一面旗帜。庄主曾经说过,“酒是复杂的,需要你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去学习、思考和理解,就像对待其他艺术一样,它也许不会立即讨人喜欢,因为一款好的巴罗洛,能够适应长时间的老化,展现出不一般的魅力”,只有尝过这家酒庄的酒,才能对这几句话有更深刻的认知。

庄主将小橡木桶做成椅子,在左上角贴上“这就是小桶应有的用途”的字条。椅子上摆放的照片,是年轻时的朱塞佩·里纳尔迪庄主

马勒是上承19世纪德奥浪漫主义音乐传统,下启20世纪早期现代主义音乐的奥地利作曲家,对于承前,他说:“传统不是崇拜灰烬,而是延续薪火。”任何盲从和墨守,只能束缚时代的进步,而朱塞佩·里纳尔迪庄主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用改良式的手法来承继那些伟大的传统。我觉得,在巴罗洛的历史上,应该这样为庄主记上一笔:不做标新立异的征服,他一直坚持的,就是守护风土。

我们在巴罗洛的一处民居住了两晚,至今回想起来,那些美妙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女主人的祖父于20世纪60年代在坎努比地段买了一个葡萄园,而坎努比是巴罗洛产区最著名的地段,这一产区现存最古老的一瓶酒,就是标着1752年的坎努比葡萄酒。女主人继承了祖父买下的建于18世纪的两层楼房,除了与家人居住,还把余下的房间出租给游客。她很擅长布置,喜欢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里享受快乐时光。早餐之前,她早早地摆好了自制的各种果酱和前一年在自家果园里采摘的苹果,煎好了家养鸡下的鸡蛋,更准备了前一天晚上烤好的多款面包和甜点。她在与我们分别时说,以后我们如果能多住几天,她想带我们去看看她的祖父买下的葡萄园,尝尝她的家人做的夹心手擀意面,再跟我们聊聊她的猎犬在野外找到昂贵白松露的那些个秋天。 6q101vCg49A4292+vNGiN/yveauQngPUbeUvQj85NO0i7e6e8QwKBQwdBCRrPc3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