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自己的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此后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情怀,胸怀千秋伟业,为人民,也依靠人民,最终在人民的帮助和支持下,从弱小走向强大。

(一)为人民奋斗

早在1922年9月,党的早期理论家恽代英就在《民治运动》中提出了“为人民的奋斗”:“我们为人民的奋斗,总要有人民的联合,在背后作有力的后援。”

1922年,彭湃就已经在广东地区组织农会,团结农民的力量。1924年后,广东各县开始广泛建立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自卫军,开展对土豪劣绅和贪官污吏的斗争,尤其是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成立,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

1925年,由党领导的直接反抗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促进了群众的觉醒,也让党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

正是经由五卅运动,中国共产党开始从秘密的小政党向无产阶级群众性的大党迅速发展,党员从1925年初的不足1000人发展到年底达到1万人,一年内党员人数迅猛增加,不少原来没有党组织的地方也建立了党组织。

1927年8月1日凌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军队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这也让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认识到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依靠人民的力量,中国革命才能取胜。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这次会议对人民拥有的权利进行了确定,比如女子拥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并且让人民群众享有最广泛的民主权利,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障人民权利,比如组织法和选举法,极大调动了广大群众的革命参与热情。

中国共产党不仅促进人民的觉醒、领导人民群众,也爱护人民群众。1934年,三位女红军经过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女红军战士看她很穷,临走时,就把她们唯一的一条被子剪开,把一半留给老人,还告诉她,等革命胜利的时候送一条被子给她。这段往事让徐解秀老人铭记了一辈子。她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1944年9月,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在他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在这次会议上,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概括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增加了“总纲”部分,其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与工人群众、农民群众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广泛的联系,并经常注意巩固与扩大这种联系。”

此后,尽管党章历经多次修改,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毫无例外地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写入党章。

(二)以人为本,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在中共八大上,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对党的群众路线作出新的概括,其中讲道: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后来他还创造性地把“为人民服务”的丰富内涵和要求具象化为“人民满意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根本衡量尺度,也就是说,只有让人民拥护、赞成、高兴、答应,才能说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得牢、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做得好。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指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他说:“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

在1989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面对中国社会出现的新问题,江泽民及时指出:“近几年来,不少同志头脑中的群众观念明显地淡漠了,同群众的联系明显地削弱了,不倾听群众意见、不关心群众疾苦等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现象,损害和侵犯群众利益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违法乱纪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有的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很不协调,有的搞得很紧张。这种状况,严重妨碍了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声誉,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重视。”

中共十四大以后,江泽民再次强调:“所有的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绝不能高居群众之上,而要始终置身群众之中,时刻心系群众,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群众意见多、矛盾集中的地方,领导干部越要到那里去。”

进入21世纪,在改革的推动下,人民对生活有了新的诉求,胡锦涛指出:“在坚定不移推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长征胜利启示我们: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深融入血脉和灵魂

在希腊神话中,有个叫安泰的巨人,他是海神波塞冬和大地女神盖娅所生的儿子。他只要身不离地,就会力大无比,所向披靡,而一旦脱离大地,就只能束手就擒,坐以待毙。他的敌人就紧紧抓住他这个弱点,设法诱使他脱离地面,最终击败了他。刘少奇曾引用这个故事指出:“我们党必须和广大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如果和群众联系不好,就要发生危险,就会像安泰一样被人扼死。”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一直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直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一直把人民看作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一直保持着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正因如此党才能不断蓬勃发展。

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可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已经深深融入共产党人的血脉和灵魂,成为共产党人始终恪守的忠实信条、代代相传的思想基因、奋斗不息的精神动力。

什么时候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与支持,党和国家就能获得蓬勃发展;什么时候违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会给党和人民带来灾难。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每个中国共产党人都应更加真挚地叩问:我是否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1.不脱离人民群众,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

一切工作都要深入群众,广泛地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意愿和主张,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行不通。例如,毛岸英从苏联学成回到延安,他与父亲毛泽东已经十多年没有见面,结果父子两人只在一起吃了两天饭,毛泽东便要毛岸英到机关食堂吃大灶,并让他到当时著名的劳动模范吴满有家学种地,上“劳动大学”。在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后,毛岸英又先后在解放区搞过土地改革,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还担任过工厂的党委副书记。而他其实在苏联已经是一名具有一定军事指挥才能的成熟军人。同样,1969年,15岁的习近平到陕北梁家河插队,在这里担水、挖地、种粮,做农技员,做赤脚医生。正是这种扎根于人民的实践,让习近平22岁离开黄土地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2.关照群众利益

人民利益大于天,中国共产党能实实在在关照群众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失败了?从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到19世纪的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达数百次,但是最终能取得成功、建立政权的,不过寥寥数次,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洪秀全等人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清朝的武装起义,打着“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吸引了大批农民参加。刚开始起义军风头强劲,短短两年,就从广西北上攻占南京,并在此建都,改为天京,建立太平天国。其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我们暂且不讨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这种想法的合理性,但毫无疑问这样的纲领说明起义者深受封建主义剥削的切肤之痛,以及把农民从剥削、压迫中解放出来的朴素愿望。

但是,太平天国建国后,洪秀全便自视为天下万国之主,特权思想作祟,大建宫室,穷奢极侈,“节用而爱民”沦为一句空话。另外,内斗严重。为了权力,先是洪秀全密令韦昌辉杀了杨秀清,随后韦昌辉又诛杀了石达开的全家老小,接着洪秀全又处死韦昌辉,并处处牵制石达开,最终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1864年7月19日,天京沦陷,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农民为什么要起义?很大程度上在于农民活不下去——或因为天灾粮荒,或因为苛捐杂税,或因为酷吏暴政,或是所有因素的叠加。总之,农民起义是想给自己找一条活路。但是起义的领袖们在起义成功、获得社会资源后,往往想的不是群众的利益,而是自己的利益。说出“苟富贵,无相忘”的陈胜,却在称王后,与人民疏远。被称为闯王的李自成,喊着“均田免赋”的口号,率领起义军一路攻城略地并攻进北京城,但是一进入北京城,他就把当初的口号抛在九霄云外,大肆搜刮民财,很快老百姓就发现闯王让日子更苦了。李自成用了18年的时间攻进北京城,而他在北京的统治仅仅持续了42天便宣告结束。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赢得人民的爱戴与支持,在本质上是因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得更好了。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让苏北地区的农民有了土地;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更好地团结群众,提出减租减息;解放战争时期,每解放一个地方,就进行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为了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贫困这个世界级难题,党带领人民勇敢宣战,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不过,在这场和平年代的攻坚战中,仍然有1800多名同志牺牲。正是这种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人民利益大于天、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实践,使党组织受到老百姓的拥护,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信赖。

3.向人民群众负责任,有担当

党对人民的责任与担当,在每一次大的灾难面前都展露无遗。可以说在每一次灾难面前,共产党员都冲锋在前。1998年长江抗洪的危急时刻,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抗洪抢险总指挥董万瑞中将奋不顾身,以身作则,跳入洪水抢险。

2008年5月12日,8.0级汶川特大地震骤然发生。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在第一时间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迅速组织各方救援力量赶赴灾区。

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首先在武汉暴发,全国支援湖北的4万多名医护人员中,56.1%是中共党员,在抗疫斗争中1300多万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近400名党员、干部为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这种为人民负责、为人民担当的精神,让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爱戴。

4.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个关键阶段、每一次重大关头,党都始终紧紧依靠人民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大革命失败后,30多万牺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随我们党闹革命的人民群众;红军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军事封锁,共产党和当地人民群众一起开垦荒地种粮食,建设工厂搞工业,最终打破了国民党的封锁,缓解了供需矛盾,战胜了困难,渡过了难关。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是亿万人民群众身体力行践行出来的。

在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中,党带领人民,靠着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以惊人的速度在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病床数量为1000张。同期建成的雷神山医院,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病床数量为1600张。

5.组织智慧来自人民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人民群众蕴藏巨大的智慧能量,组织智慧来自人民群众。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任弼时曾在1943年6月发表《共产党员应当善于向群众学习》一文,系统指出向群众学习的重要性。

今天看任弼时的文章,依然让人警醒。比如他指出,有些同志如果不向群众学习,就只会简单地用强迫命令的官僚主义办法去完成,遇到困难也只会眼睛向上,等待办法从上面降临,而不会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警示现在也并没有过时。

在向群众学习思想的指导下,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在日军和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兵包围下,我党的抗日根据地遇到了抗战以来最为严峻的经济考验。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不过刚开始,大家对南泥湾的生产条件并不清楚,就找当地的百姓请教,了解了南泥湾的山、水、林、路各方面具体情况,掌握了南泥湾哪里荒地多、哪里土地肥、四时八节种什么农作物好、农作物如何种植等情况。这些深入了解为南泥湾的大丰收奠定了基础,这才有了后来的“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中国共产党的很多政策都源于人民群众的自我探索,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改革。它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在发生百年罕见的特大旱灾后的困境突围,他们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轰轰烈烈的“大包干”由此开启。很快这样的做法被党吸收、学习、推广,随后在全国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彻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6.强调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在原有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础上,加上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删掉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形成了对群众路线新的完整表述。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了群众,依靠群众,还引导群众自己发展自己,自己解放自己。共产党员在人口中只占少数,因此党只能带领和引导,而无法替代人民群众“包打天下”,人民群众蕴含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极大能量。

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就有不少反映党的群众路线的画面,比如,李大钊向长辛店工人介绍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和八小时工作制。在革命党人的不断宣传下(中国共产党稍后正式成立,此时的革命活动属于党的早期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工人们逐渐觉醒,成立铁路、印刷、人力车夫等各类产业工会。随着集体力量的崛起,工人们认识到他们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开始认识到只能自己解放自己。

一百多年来,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二十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创造出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靠的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远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七一”重要讲话。全文共七千余字,“人民”一词被提及86次,成为最高频的词汇。这凸显出“人民”二字在他心中的分量,也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何以走到今天,以及它如何走向未来的力量之源。 77srxbPOLLCKJaIuSLhLKJMe7TpbTbDMEZqwaTcfNSPM2XejbLivYIh1AyhoQD3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