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5 地区层面分类分析

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额和价值创造效率按地区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全国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在企业发展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情况,为国家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资源分配政策提供参考。本研究参考常见的区域划分标准,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归类为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和东北七大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在按地区分析的过程中,本报告剔除了金融业的样本。

表2-7列示了各地区上市公司的季均样本量、季均总资产、单个公司季均总资产、季均价值创造额、单个公司季均价值创造额。由表2-7可知,华北地区季均总资产超过14万亿元,高居七大地区榜首;此外,华北地区单个公司季均总资产、季均价值创造额和单个公司季均价值创造额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这主要是由于多数大型国有控股公司的注册地(公司总部)集中在华北地区。紧随华北地区之后的是华东地区,华东地区季均总资产突破了11万亿元,而其他地区不论是季均总资产还是季均价值创造额都远远低于这两个地区,尤其是东北和西北两个地区,季均总资产只有1万亿元左右,产业发展规模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应该重点开发和支持。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未得到圆满解决,应调动各区域发展积极性,充分发挥各区域的地理资源优势,促进各区域平衡发展。

表2-7 全样本分地区描述性统计

2.5.1 分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分析

图2-12揭示了各地区上市公司价值创造额指数的变化趋势。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华南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的总体增长幅度最大,并且从2016年开始增长幅度进一步加大;2020年第1季度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巨大,价值创造额指数骤降至631点,同比下降19.62%,紧接着在第2—3季度迅速反弹回升,第4季度有所回落;2021年第1季度价值创造额指数继续下滑,跌至900点以下,随后第2季度止跌反弹增长至1 090点,同比增长15.34%,此后又有所回落;2022年第1季度,价值创造额指数震荡下降至895点,且被西南地区反超,不过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西南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在2016年以前保持缓慢增长的态势,2016年第3季度后高速攀升,2017年第4季度高达615点,约为2016年第3季度的两倍;自2018年以来增速稍有放缓,且相比于其他地区,其在2020年第1季度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最小,价值创造额指数下降幅度较小,且从第2季度开始迅速攀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2020年之前,这一方面是由于医药制造业企业经营良好,另一方面得益于贵州和四川在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增速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2021年,西南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呈下滑趋势,从第1季度的798点下降至第4季度的720点,随后止跌回升,2022年第1季度攀升至历史最高点948点,跃居七大地区之首,同比增长18.80%。华东和华中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的变化趋势极其相似,2016年后都有一个较快的增长,然而2018—2019年,华东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变化比较平稳,华中地区却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2020年第1季度两个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华东地区受新冠疫情影响更大,价值创造额指数同比下降18.04%,随后呈波动上升趋势;2021年两个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均表现为第1、第2季度上升,第3、第4季度下降,其中华东地区第3季度之后经济表现不佳主要归咎于南京新冠疫情反复,同期华中地区经济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受河南汛情的影响;2022年第1季度,华东和华中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均表现出明显的增长势头,分别达到649点和618点。相比其他四个地区,东北和华北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近年来变化则相对平缓,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22年第1季度价值创造额指数仍然在350点以下。其中,华北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在2020年第1季度出现明显下跌,跌至自2016年第2季度以来最低水平161点,之后三个季度小幅恢复性上升,2021年第1季度有所回落,随后又小幅上升,第3季度再次回落,第4季度重现上升态势,增长至历史最高点296点,2022年第1季度收于277点。东北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自2020年以来呈现一定的增长势头,于2021年第2季度攀升至历史最高点358点,同比增加18.15%,之后连续两个季度走低,特别是2021年第4季度出现大幅下滑,降至222点,同比下降25.50%,但2022年第1季度触底反弹至317点。总体来看,东北和华北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自2020年第2季度以来有向好发展的趋势,应重点关注两个地区新的增长点,继续推动两个地区在新冠疫情后实现经济发展的有序恢复和转型突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西北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呈现大幅上升趋势,但在2019年第4季度部分企业如盐湖股份(000792)计提了巨额商誉减值准备,导致西北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出现断崖式下跌,降至历史新低22点。同样地,2020年第1季度受新冠疫情的负面影响,西北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仅达到336点,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自2020年第2季度开始该地区经济快速恢复,表现出较为强劲的持续增长能力,价值创造指数呈连续增长态势;2021年第3季度达到历史最高点967点,在所有地区中位列第2名,同比增长高达93.40%;2021年第4季度有所回落,但仍远超上年同期价值创造额指数;2022年第1季度价值创造额指数为744点。

图2-12 全样本(剔除金融业)各地区价值创造额指数变化趋势

2.5.2 分地区价值创造效率指数分析

图2-13 全样本(剔除金融业)各地区价值创造效率指数变化趋势

图2-13揭示了各地区上市公司价值创造效率指数的变化趋势。由图可知,七大地区的价值创造效率指数自2011年第1季度起总体处于下降态势,且呈现明显的分层和季度周期性波动的特点。与价值创造额指数处于低位相似,华北和东北地区价值创造效率指数也处于最下层,总体水平偏低,且自2017年以来的变化趋势与价值创造额指数较为相似。其中,东北地区价值创造效率指数自2020年第1季度以来呈一定的上升趋势,但2021年第3、第4季度又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2022年第1季度恢复上升至56点。华北地区价值创造效率指数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于2020年第1季度降至历史最低点29点,虽然在2020年下半年有轻微回升,但2021年又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即第1、第3季度较低,第2、第4季度较高。2022年第1季度,华北地区价值创造效率指数仅达到44点,这表明华北地区的经济活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资源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挥。西北地区价值创造效率指数也处于下层,自2007年起快速下滑,直至2015年才开始趋于平缓,基本在40~ 50点,但在2019年第4季度出现与价值创造额指数类似的断崖式下降,2020年开始恢复性上涨,2020年第4季度收于48点,行业经济恢复效果比较理想;2021年第1—3季度连续走高,并于第3季度创下自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76点,随后有较为明显的下降,2022年第1季度回落至57点,这意味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支持西部发展的过程中虽投入大量的资源,但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华中、西南和华东地区价值创造效率指数处于中层,2015年之前一直呈缓慢波动下降态势,2018—2019年华东和华中地区价值创造效率指数水平比较接近,基本在60~ 80点,西南地区则略高一些,大多保持在80点以上;2020年第1季度华中、西南和华东地区价值创造效率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西南地区下降幅度最小,之后在年内缓慢攀升,于第4季度追平华南地区;2021年华中和华东地区价值创造效率指数的变化高度一致,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22年第1季度同时达到64点,同比下降幅度分别为7.25%和12.33%,而西南地区价值创造效率指数虽然在2021年下半年呈下降趋势,但在2021年第1季度和2022年第1季度两次超过华南地区,分别达到83点和93点,位居七大地区首位,表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华南地区价值创造效率指数整体处于最上层,且呈现明显的季度性波动,每年几乎都是从第1季度逐渐上升至第4季度,2019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冲击,也能保证在第2季度达到102点,表现出强大的经济活力;然而,进入2020年以来,华南地区价值创造效率指数的绝对优势有所减弱,一方面在2020年第1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最为强烈,骤降至61点,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冲击后经济恢复速度较缓慢,叠加局部疫情反复的影响,自2020年第1季度以来整体表现为震荡下降的态势,2021年第2季度仅回升到89点,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随后持续下滑至2022年第1季度,收于69点,这表明华南地区亟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推动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管控阶段后地区经济稳步恢复与发展。就各地区价值创造效率指数的波动情况来看,华北地区波动最小;东北、华东、华中、西南地区波动略大;华南地区整体波动较大,且2018年之前第2、第4季度“翘尾”现象明显;西北地区波动幅度最大,这与其样本量较少有关。

通过按地区的价值创造额指数和价值创造效率指数分析,可以看出,西南、华东、华中地区发展态势良好,特别是西南地区近年来表现出强大的经济增长潜力,而华南地区近年来发展优势有所减弱,西北地区发展不够稳定,东北、华北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较为平缓。因此,我们认为应总结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根据每个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困境,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后疫情时代区域经济稳定向好发展;努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更好地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加大国家支持力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iKtk0FcJEFUVPHiZTyPuVPlZZ9uRaJ8tfkcZ1PZl+JFdNVXSTBVRICFPEMJoZTM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