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四书

四书,即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所谓“四书”的名称,是从南宋淳熙年间才开始有的。当时的理学家朱熹,特别从《礼记》一书中,提出《大学》、《中庸》两篇独立成书,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子书”,也叫做“四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1、《大学》:阐述了儒家的社会政治观点。书中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三纲领”指的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书中特别强调修身的重要性,认为修身是中心环节,是治国、平天下的第一步,也是格物、致知的基础。而所强调的“修身”,实际上就是要人们的一切言行都符合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所提倡的格物、致知,并不是鼓励人们去接触外界事物,参加社会实践,而只是教人专心注意内心的反省。

2、《中庸》:是儒家宣传封建道德的一部伦理教科书,书中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来作为指导人们行为的标准。什么叫“中庸”呢?意思是说: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人们的行为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中庸”的人生观,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过去,这种折中主义的观点,常被统治阶级利用来作为反对任何根本改革的借口也常被那些具有保守思想的知识分子引用来作为逃避现实斗争的理论根据。

3、《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纂的。孔子死后,弟子们把平日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收集起来,整理成书,叫做《论语》。《孟子》书中常引《论语》的话,可知《论语》纂辑成书的时间,当在孟子生前。汉朝时,《论语》原有《鲁论》、《齐论》、《古论》三种,《齐论》、《古论》早已失传,现存的只《鲁论》一种。《论语》的体裁很像后代的语录,其中有记孔子所言,有孔子答弟子所问,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全书共二十篇,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材料。《论语》的文字很简朴,每叙述一事仅用数十字,意思便很圆满,是很好的语录体散文。

4、《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是孟子的门人公孙丑、万章等所追述。里面记载着孟子的政治活动和对某些学术问题的见解,以及和其他学派的一些争论。《孟子》的文章词锋犀利,气势雄健,说理精辟流畅,轻松幽默。这不仅是一部儒家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 bBOax0hIBYaVgWCpd8YWLLevD+UGfclE4Ga9wqNDGqFDv7e9hPn1byD5jObomZ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