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脾胃之关联
——生命的能量源

足太阴脾经于足阳明胃经为十二经之中最重要的两条经脉,二者之间是脏腑表里的关系,在外循行于体表,内络和脾胃,和众多的脏腑器官相联。让多个脏腑间相互配合,一同生成、输布气血,调节身体中的气机之升降,进而调控整个机体之运行。

足太阴脾经外行于身体前部,内属脾络胃,和足阳明胃经互为表里。足太阴脾经循行在足大趾内侧,从下向上,入腹内,属脾,络胃,向上穿于膈肌,沿着食道两旁,到舌下为止。此经脉分支由胃别出,上行至膈肌,注入新内,交在受少阴心经。脾经之腧穴能够治疗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以及和脾有关的肺、心、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疾病。脾经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包括太白穴、公孙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等,均为治疗疾病、养生保健之重要穴位。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即可说明病理变化,不过这个理论常常被人忽视,经络为人体痛内达外治联络系统,人体某处生理功能失调的时候,病邪就会通过经络来传注,体表表现出某些症状的时候,如经络循行通路有压痛、结节、条索,或者其相应部位的肌肤色泽、形态发生改变,如果发生上述情况应当提高警惕。

脾和胃通过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内在联系完成运化,脾经贯胃属脾,所以可以吸收胃内腐熟的水谷精微,同时将精微物质输送至三阴经,而足阳明胃经和太阴脾经之间互为表里,二者联系紧密,因此精微通过脾吸收之后,会通过阳明经输入三阳经,之后充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肉皮毛等部位。如果脾经出现问题,其所循行部位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如腹胀、便溏、胃脘痛、喛气、足大趾运动障碍灯。

足阳明胃经起于迎香穴,向上走至山根穴,山根即鼻根部,可以通过这个部位观察小儿脾胃病。如果小儿山根色青,说明小儿食积肠胃,容易腹泻或腹痛。

胃经沿鼻外侧的承泣穴下行,入上齿,绕口唇,交于承浆穴。有些女性朋友的嘴角周围会长出小痤疮,这和胃内火气大、经期不畅有着很大关系。

接下来,胃经会分出两支,其分支上行至颊车,上耳前,循行于发际,到额颅。主干线由颈下胸,内行至缺盆,属胃络脾。支行处循行在胸腹,抵腹股沟。由胃经之腹部循行我们不难看出,养脾胃时首先要保护好腹部。

之后胃经会从腹部下循下肢外侧前缘,在第2趾外侧端终止;其分支由膝下3寸和足背分出,分别至于中趾、足大趾。

胃经为人体的重要经脉,主管支配脾胃功能和人体气血生化。此外,未经还影响着诸多循行经过之处,包括头面、胸部、腹部、腿部、脚部。所以,胃痛肯定是胃经出了问题,脚痛也可能是胃经出了问题。有的女性朋友脸上长了青春痘,也可通过胃经来治疗。

不过养胃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应当慢慢调理,有足够的耐心,足三里就是养胃之要穴,经常按摩此穴,不仅可强身、防治疾病,还可对抗衰老、延年益寿。 EAH8u0zmT/0BJ2x1JLEn64gILcbQ7Fl+V+SxZmlUWRNJGXAZ3sFwaTEq+gBJV74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