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孩子想自己吃饭还是走路,或是做其他事情,都是孩子求知欲、好奇心的表现,很多时候,孩子渴望自立,渴望自己做事。比如,小时候,看到父母洗衣服,我们也会生出洗衣服的冲动;看到父母用筷子吃饭,自己也会拿起筷子在碗里翻来翻去……等到我们为人父母时,也应当体谅孩子的心境。实际上,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很容易在让孩子在上学之后产生自卑心理。
嘉佑是独生子,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爸爸妈妈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照顾嘉佑,爷爷奶奶更是宠坏了他,都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还是要爷爷奶奶来喂饭。
一次,学校组织夏令营,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到了营地之后,小朋友们都学着妈妈在家里烹饪菜肴的方法,在老师的指点下“做饭”;可嘉佑却好像慌了神一样,生怕被火烫着、被枯枝败叶扎到,躲得远远的。
终于,在大家一上午的忙活下,可以享用丰盛的午餐了,可嘉佑又为难了,平时都是爷爷奶奶给自己喂饭,自己连筷子都不会用,一时情急,他竟然大哭起来。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将目光转移到嘉佑身上,这下子,嘉佑哭得更厉害的。
老师赶忙安慰嘉佑,得知事情的缘由后,就耐心地教嘉佑用筷子。等到夏令营结束时,老师便与嘉佑的父母进行了沟通,给他们讲述了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重要性。
在中国,像嘉佑这种从小就被“宠坏”了,不能自立的孩子不在少数,很多家长认为这样做是为孩子好,能够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以免分心。岂不知,孩子终有独立的一天,如果一味地让孩子接受课本上的知识,却不让他们学习最基本的自立方法,对于他们将来独自处理事情来说非常不利。
当孩子踏入社会时,没有人会允许他的家人帮他做这做那,绝大多数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处理、应对。如果此时的孩子只知道一味地依赖,遇到独立面对的事情就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久而久之,周围的人、领导都会认为这个孩子不能独立做事,也就不会重视他、重用他了。
很多家长都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这些事情孩子小时候不会做,长大了自然就会做了,不用太过认真或苛刻。实际上,很多能力都是需要从小培养的。看过电视节目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印象,一名大学生住宿居然带着母亲,让母亲给他洗衣做饭,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啊?年近20岁的成年人居然什么事情都要依靠母亲,这是非常可悲的!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洗几件衣服、擦几次地他将来就会成为清洁工;反之,如果他从小连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好,长大之后,难度更高的事情他就更做不好了。
我们可以看看那些成功人士,哪一个不是从小自立?俞敏洪从小家境贫寒,为了复读给别人开手扶拖拉机赚钱;莎士比亚虽然出生在富商家庭,但13岁就开始离校,帮父亲料理生意,16岁时就独自谋生;爱迪生只读过三个月书,被老师称为“白痴”,之后父亲教会他识字,他从小就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多次差点烧伤自己的身体……
从这些名人事迹之中不难看出,无论你的孩子出身贫寒还是高贵,都应当让他学会自立,毕竟父母不能陪伴孩子走完漫长的人生之路,这条路的大部分还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走的。为孩子铺经济之路、仕途之路,都只是暂时的;但如果培养好孩子的自立能力,那么他可选择的道路将会越来越多。
自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脱离,适时让孩子“脱离”自己,孩子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一、懂得放手
很多家长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孩子小,绝大多数的事情都不能独立完成,只有在家长的帮助下才能够避免孩子独自处理问题时受到伤害。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强,他们会越来越自立,家长应当懂得适时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些事情。
二、辅助孩子自立
孩子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周围一旦出现什么有趣的事情,就会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去。比如,吃饭时看动漫,孩子就会放下碗一直看动漫;本来想去洗手,看到水后就忘记洗手,玩起水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当及时纠正孩子的行为,但是要注意,不是大声呵斥孩子停止动作,应当心平气和、耐心指导。
三、客观面对事实
孩子不小心摔倒碰在家具上,爷爷奶奶通常会当着孩子的面敲打家具,为孩子出气。但是这样做,孩子就不会认为是自己不当心或自己未注意到障碍物而碰上的,下次他仍然不会小心注意,也不会绕道而行。因此,提醒家长们应当让孩子客观面对事实,教会孩子认识到自己犯的错是不能推给别人的,这是培养孩子自立能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