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4 中国:加快推动智能智造转型升级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加快智能智造转型升级,是新形势下我国实现制造强国伟大目标的必由之路。

2.4.1 政府发布智能智造转型新举措

近年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制造业”“创新”“智能”等词汇被高频提及。政府从多方面、全方位入手,对我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智能智造转型升级提出新举措。

在政策方面,政府全力支持制造业发展与转型升级,扶持企业与个体商户的发展。同时,针对制造业的生态环保、技术升级、交通运输等需求,为其提供各种优惠政策。2023年1月,相关部门印发的《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全面激活市场活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若干措施》关注中小型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助推企业通过研发科技成果赋能发展、数智化转型赋能产业升级、提升质量标准赋能品牌提升,以及完善中小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使中小型企业实现专精特新发展。

政府对失业、稳岗和培训方面加大支出,大力培养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高端智能人才,让更多青壮年劳动力掌握智能技术,为智能智造落地实践提供高端智能人才储备。例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对培养智能智造相关的基础学科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持。

政府加快布局先进的制造业集群,实施战略性国家新兴产业集群工程,促进传统产业再升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表的题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文章,指出了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需优化产业链布局,加快发展先进的制造业集群,推动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政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对发展智能智造的企业进行专项扶持。例如,对企业在智能技术、智能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业务,给予税收优惠。

此外,政府高度重视基础科研,不断推动5G、人工智能、新能源、云计算、智能机器人等智能产业的发展。例如,公安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个部门联合推出《“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鼓励企业不断开发制造业机器人,并推动其落地应用,使制造业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密度扩大,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不同行业的智能机器人应用广度与深度不断提升,以智能机器人的大范围应用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正是智能智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国政府对于智能智造转型升级持续推出强力举措。企业应当利用有利政策,提升自身智能智造水平。

2.4.2 数智化时代为“三驾马车”赋能

数智化时代,资本、技术、人才成为驱动企业智能智造转型升级的“三驾马车”。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催生全新的经济业态,加快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进程。“三驾马车”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而数智化时代也能够为“三驾马车”赋能。

资本的力量,一方面能够助力企业在创业板、科创板等市场上市,加快企业新智能技术的研发速度;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股权激励等手段,吸引更多高端智能人才与团队加入,实现智能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智能智造转型升级。

企业成功实现智能创新升级,也将反哺资本,为资本带来可观收入。例如,由来自国内顶级风险投资机构的创始团队创立的北京星陀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健康生活、潮流文化、科技赋能等领域,共投资近百个项目,其中有20%的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市,并且星陀资本的投资项目在短期内均为其带来了显著收益。

智能技术的创新,是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智能技术的最大价值在于商业落地。不同业务场景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促使智能技术不断进步,以适应商业的发展需求。

数智化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创新的关键就在于高端智能人才。这要求企业一方面要通过继续教育提升员工智能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吸引智能智造领域的高端人才,构建可持续的高端智能人才生态圈,助力企业及时掌握智能核心技术。

2.4.3 举国家之力,打造数智化产业带

数智化产业带,即通过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将企业转型升级作为主要路径,使线上产业与线下产业链实现生态融合与集聚的新兴产业集群。数智化产业带的发展,使企业的集聚性不断增强,同时也使企业的经营活力与发展势能增强,使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我国政府积极构建智能发展新格局。由于我国工业门类较为齐全,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因此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独特的规模优势,而这也是我国制造业的关键优势。

数智化产业带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构建起超越空间与距离的新兴产业形态,能够使生产要素得到高效配置,助力工业智能市场的形成。产业多样化集聚,能够使产业外部性显著放大,从而助力产业的智能发展。

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数智化产业带的发展,通过打造产业生态体系,不断完善数智化产业带的行业标准,对数智化产业带进行有序监管。此外,政府及有关部门致力于营造开放共享的发展环境,使数智化产业带能够高效发挥智能产业集群效应,带动制造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

2.4.4 江苏如何加速智能智造升级

一直以来,江苏的经济发展在全国都具有领先地位,江苏的工业对GDP的贡献超过40%,位列全国第一。2021年,江苏的制造业发展亮眼,增加值超过4万亿元,占江苏生产总值的35.8%,为全国最高。

江苏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智能技术的创新,促进“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加速智能智造技术发展,是江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江苏加速智能智造升级,主要着眼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构建先进智能产业集群4个方面。

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江苏重点关注智能智造相关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促进先进智能智造体系的构建,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科研创新、智能决策、成果转化的主体。

在促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方面,江苏先后出台多项支持企业进行智能智造转型升级的条例与政策。例如,《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着眼于江苏省的重点产业链与重点智能智造行业,加快推动江苏各企业的智能智造转型升级。同时,江苏大力夯实工业软件与硬件、工业制造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安全设施等智能智造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智能智造加速落地。

在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江苏始终将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作为智能智造强省的底色,号召企业坚持资源循环利用,及时淘汰落后设备,实现节能减耗与绿色制造。

在构建先进智能产业集群方面,江苏出台《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引导智能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推动“产业强链”计划进一步发展。在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江苏制造业的集群效应与产业链供应能力显著增强,竞争力也得到显著提高。

当前,“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正处于关键时期,作为智能智造强省,“江苏智造”的变革,既能促使其自身产业升级与经济进步,也是对国家层面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积极响应。 kkMLBpprH908RnkF9SUk8MFzOwgw+q6cLxHvv+LeOVqV/zGwUjVKOMNlni7r5YS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