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9 敏捷项目流程

敏捷项目整体流程框架如图1-16所示。

图1-16 敏捷项目整体流程框架

敏捷项目执行示例是以Scrum框架为主的,也可以采用看板方法。关于具体详细流程,可以参考《京东敏捷实践指南》一书。

Jim Highsmith(《敏捷宣言》签署人之一)在其《敏捷项目管理》一书中将敏捷项目管理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构想阶段、推测阶段、探索阶段、适应阶段、结束阶段。

5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如下。

1.构想阶段

传统项目在启动阶段可以建立明确的项目目标和范围,而敏捷项目在第一个阶段只是建立一个项目愿景。该愿景关注项目最终用户如何从项目最终交付成果中受益。

2.推测阶段

由于没有明确的项目范围,所以,在这个阶段制作一份精致的WBS(工作分解结构)显然是不可能的。此阶段鼓励项目参与者就如何交付项目价值提供创新想法,同时也要分析哪些想法是可行的、哪些想法是不可行的。即使最后大家就某种项目思路达成共识,也并不表示这将是一成不变的考核项目绩效的计划基准,而是允许随时接纳新想法,求新、求变、求效率、求价值,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是非线性的。

3.探索阶段

探索阶段的目的是交付项目所需的功能特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合适的技术实践和风险缓解策略,并且要关注团队成员的工作负荷,以保持工作效率的可持续性。虽然敏捷鼓励自组织团队,但是项目经理仍然是存在的,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创建和维持自组织团队,使其能够按照自管理、自设计的风格持续运作。同时,在这个阶段需要特别关注所有关键干系人的持续参与,包括真正的用户、产品经理、业务方等。

4.适应阶段

适应阶段和传统项目管理中的控制相对应。控制指的是发现实际与计划的差别,然后通过纠正措施,消除偏差。敏捷中的适应阶段既包括通过多次迭代对产品本身进行调整和修改,也包括通过持续反思,不断优化开发过程,做到产品的持续优化和流程的持续改进。

5.结束阶段

和传统项目一样,敏捷项目也具有临时性,当所有功能交付之后,项目就进入结束阶段。结束阶段除了要召开庆祝会,还需要进行经验教训总结,以使未来的项目受益。 etbDL+BFjU5mL+wyVQwJIfNs1qu2/oFzsreLJZ70jIPiLs610DyC6r97APZV9P1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