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8 敏捷“道法术器”

敏捷已经从最早的软件开发领域扩展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成为敏捷型组织,具备业务敏捷性,实现持续交付和最大化业务价值,不仅需要Doing Agile(做敏捷,进行敏捷运作),还需要 Being Agile(变得敏捷,以敏捷思维为牵引,变得越来越敏捷)。Doing Agile 就是有纪律地遵守一些敏捷实践流程,从而缩短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形成习惯,积累经验并建立对敏捷的认知;而 Being Agile 就是在敏捷价值观和敏捷原则的指导下,不断尝试、探索适合自己环境的实践和工作方式,坚持不懈地持续改进。敏捷需要 Doing和Being的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

敏捷全景图如图1-14所示,包括道、法、术、器4个层面。

图1-14 敏捷全景图

(1)“道”是敏捷价值观,即对工作方式的普世认知和信念,是价值标准、决定思想决策模式和行为方式,这里主要是指《敏捷宣言》。

(2)“法”是敏捷原则,即实现价值观的最根本的战略、方法、指导方针、思路,也是规则和规律,同时也是一种规范性约束指导,这里主要是指敏捷12原则。

(3)“术”是敏捷方法和实践,即战术、技术、具体的手段、具体的活动方式等,同一种实践可能会被不同的敏捷方法使用。

(4)“器”是敏捷工具,即支撑和提高效率及敏捷性,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手工操作自动化和智能化。例如,目前在业界热度比较高的DevOps 方法,其落地的关键就是通过工具链以自动化的形式实现需求快速上线。

其中,“道”与“法”是最重要的,“术”是具体的落地形态。当对自己的实践不能确定是否敏捷时、是否有可以改进的空间时,可以返回来先看一下是否遵循了敏捷价值观与原则。熟练掌握敏捷的“道”与“法”之后,或许可以创造出自己的术。正如道德经所讲: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老子《道德经》

除了敏捷,还有精益。敏捷与精益的关系是如何界定的呢?如图1-15所示。精益是最大的范畴,敏捷是精益在IT领域的应用,看板融合了敏捷与精益的思想。

图1-15 敏捷与精益的关系 1nbo2m8cQBGVDR4hYstxPUyifWgHnm8CzfM8hoR3kTtY+HEZvE2vS626OS0kFwv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