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6 两类项目管理三角形

敏捷模式与瀑布模式的对比如图1-9所示。敏捷模式提倡迭代递增交付,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开发方式。

图1-9 敏捷模式与瀑布模式的对比

资料来源:SAFe官网。

采用瀑布模式,不仅意味着不同角色的交接会带来信息传递的损失,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项目交付周期动辄3个月,更长的要半年以上。敏捷迭代递增式交付可以将迭代周期缩短到1~2周,极大地提高了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如图1-10所示,敏捷相对于传统基于计划的产品开发方式,可以不断调整方向,最终命中用户需求。

图1-10 随目标调整的敏捷迭代过程

与用户聊需求,确定项目目标,就像打靶一样,很多时候用户会说错,我们会理解错,这就相当于瞄错靶子,定错了目标,最终一定会脱靶;即使足够幸运,最初捕获对了需求,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靶是移动靶,用户在3个月前说要做的事情,在3个月后可能会发生变化。面对移动靶,只能“边开枪、边瞄准”,小步快跑,随着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认知升级,不断调整做事的思路与方法,最终才能命中目标。

为了专注于价值交付,敏捷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铁三角”,如图1-11所示。

图1-11 传统项目管理与敏捷项目管理“铁三角”

在传统的项目管理三角形中,通常所有的需求都是要实现的,分析出来的功能是确定不变的。基于这个假设制订计划,在计划中,通常可以调节的因素是时间和资源。如果时间紧张,就多放些资源。在敏捷项目管理模式下,把这个三角形倒过来,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资源情况下,决定做哪些功能。敏捷提倡客户价值驱动,肯定要先做那些客户价值最大的,因此,对于需求就不再一视同仁,而是要按照价值优先级排序。这是DSDM(动态系统开发方法)重点提倡的三角形。在敏捷项目中,有可能时间到了,需求没有都完成,但只要项目目标达成了,那就是成功的项目。

Jim Highsmith在其《敏捷项目管理》一书中提出了另一个敏捷三角形,如图1-12所示。

图1-12 Jim Highsmith提出的敏捷三角形

Jim Highsmith认为敏捷项目评估应该包括如下3个目标:价值目标、质量目标、约束目标。

(1)价值目标:提供可供交付的产品。

(2)质量目标:提供可靠的、适应性强的可交付产品。

(3)约束目标:在可接受的约束内,实现价值目标和质量目标。 xyMoVo29c7mEl7CA7VnJVzh5vcX31YnopfiDrMV/dWItUZqz6KVTA0O+0sklm6O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