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开展工作

电台沟通联络后,如何开展工作?大家重温了周恩来的指示:“蒋介石排斥异己,与刘有某些矛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去做工作;去后要把工作做好,不能失败,主要是策反刘文辉及潘文华、邓锡侯;要生根立足,起码做三年打算。”明确了工作的重点,他们又分析了过去中共地下党组织做刘文辉工作的经验教训,确定对刘文辉采取以诚相待,要千方百计拉住他,不让他倒到另一方去,同时设法保住他的武装,保护好中共地下党和进步人士,使革命事业少受损失。他们还对刘文辉及其辖地和部队作了全面的调查,认为:西康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封建迷信浓厚,文化落后,土匪武装多;虽蕴藏着丰富的地下资源,但交通不便,是个未开垦的处女地;刘文辉是集地主、军阀、官僚于一身的地方实力派人物,其反蒋虽是基于个人的野心,和共产党拉关系也是基于个人的利害,但一定要按中央的指示,竭力地争取他。

电台开始工作后,由于四周电台多,干扰大,加上延安、重庆方面的电力不足,往往听不清。电报的密码是中共南方局的机要科长童小鹏教给秦惠芳的,她当时因时间紧不熟悉,有时与重庆南方局的联络老是搞不好。为此,他们曾向周恩来汇报过,王少春亦曾两次去成都向张友渔反映,情况虽有改善,但仍不太通畅。为了搞清密码,秦惠芳在1946年专赴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与钱之光、袁超俊联系,经过邱松夫妇向她具体交代清楚密码后,由秦装在一个小万金油盒里带回雅安,从此通电情况就好一些。

为了帮助刘文辉了解共产党的方针和政策,自建立电台的第一天起,凡收到明码电报,王少春都要用毛笔抄写一份送给刘文辉看,前后共八年从不间断。刘文辉对这些抄报是每日必读,有时事情多忙不过来,就利用抽大烟的时间,边抽边看,时常看得入神,忘了抽烟。

有一次,石励(原在延安中央军委三局工作,1945年夏天调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被童小鹏派去雅安替换生重病的杨作爱)收抄新华社播发毛主席《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时,每收抄一小时,才能休息五分钟,连续收抄了两天三夜,手抄痛了,眼熬红了,连饭也顾不上吃,但他情绪却很高。王少春在一旁挥毫疾书,把收抄下来的电文用毛笔工工整整地转抄在毛边纸上,严重的哮喘病使他咳得上气不接下气,也没有放下笔。直到电文全部抄完,王少春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赶快派专人送给刘文辉。

刘文辉读过康有为的“维新”著述,学过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建国方略”,但是从未接触这样深邃的见解。读后连声称赞:“好文章!好文章!”然而,对于这样的“好文章”,刘文辉虽是拜读再三,可有的问题仍难以理解,疑虑自己是革命的对象,即使倒向人民方面,也不会被谅解。他去请教王少春,王少春耐心而诚挚地告诉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就是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但不是消灭个人。只要共产党以外的其他任何党,任何社会集团或个人,对于共产党是采取合作的而不是敌对的态度,我们是没有理由不同他们合作的。”王少春还列举了李鼎铭先生参加联合政府,国民党二十六路军将领赵博生、董振堂在江西宁都起义后加入红军的事实加以说明。刘文辉听后连连点头。 W+qvHmZGkhpEs6+GUwJD5IJsSfCJ06Q0kZiL1y8So56GXa2RMsLovhcnCL55oJ6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