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建国初期的礼宾素质教育

如果说建国后的前两年接待来华使节、派出外交使节,外交部忙得不亦乐乎,而1951年就相对平静一些。然而新问题接踵而来,在对外接触中,有的单位或个人不懂外交礼貌、礼节,对外造成不良影响,这让周恩来没少操心。

当时中央机关很多干部没有对外工作经验,不懂对外宴请的礼貌和规矩,曾引起外宾的不满。1951年1月1日外交部办公厅交际处在给部领导上呈的报告中说,匈牙利驻华大使宴请我教育部一位副部长,该副部长竟迟到两小时。匈大使甚为不满。还有人收到请帖因事不能出席,事前不通知,事后不道歉。另外有的负责干部收到请帖,不问请客原因和谁是主客,随便派人代替自己出席,使宴会主人很不高兴。

针对发生的这些失礼事件,1951年1月,周恩来指示外交部和国家典礼局共同制定《对外宾交际须知》,以国务院名义通令各级政府遵照执行。《须知》共分四部分,其主要内容是:1.宴会。请帖应提前一周发出,宴会人数避13(西方人士忌讳),服务员要注意礼貌和服装清洁,室内不设痰盂等;作为宴会主要客人,不可轻易不去,不可迟到、早退;尽量关照自己右手的女宾等。2.与外宾谈话态度要庄重、诚恳,不打听私事,不问女宾年龄;谈话要符合身份,不过分恭维,也不过分谦虚等。3.拜会要守时守约。4.各机关与使馆交际往来应通过外交部交际处。

《须知》还专门说明了西餐和吃菜、饮酒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如何使用餐巾和刀叉、喝汤不出声、嚼食物不说话等。 m0zIpUfoPPJd9tLorJL6LSdff6i3KYF5Z438ebc9KEdx8R67/yl4xWBnz2qSsZo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