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共中央外事组的成立

1947年3月中旬,国民党军队终于对延安发动了进攻。这时,凡在国统区工作的中共驻南京、上海办事处和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同志,也都被迫乘美军飞机在观察组撤退前返回延安,其中有些是直接从事外事工作的。从延安撤出后,几路人马会合一起渡过黄河。当队伍行军到山西省临县三交镇时,接到命令,停止前进。5月初,延安、南京、上海、北平的原有外事工作人员,除其中一部分已去土改外,都集中到一起,由叶剑英主持,召开了一次会议,宣布成立中共中央外事组,为当时中共中央几大机关之一,归中共中央后方党委领导,由党委书记叶剑英兼任主任,王炳南为副主任。王炳南当场还宣布了组织机构和科长以上干部安排。组下设研究、翻译、新闻三个处,由柯柏年、徐永焕(1946年留美回国,中共党员)、董越千分任处长。后又增加章文晋为翻译处副处长,张香山为研究处副处长。处下还设有科。研究处的任务是出版《美国手册和供您参考》(不定期研究美国的刊物);翻译处的任务是翻译毛主席、刘少奇、朱总司令在中共“七大”上的政治报告;新闻处则是同新华社配合,摘译些外国通讯社消息,供领导参阅,并计划编辑介绍解放区的小册子。

解放战争期间,我们没有对外往来,为什么要成立中央外事组?原因就是周副主席认为,这批干部懂些外语,有过些外事经验,如果散了,再找就不容易,这是他高瞻远瞩,为迎接全国解放而在外交干部上预作储备的一项战略部署。中央外事组成立两年间,周副主席虽戎马倥偬,指挥全国战场,但仍不忘外事组工作,曾给王炳南亲笔写过两封信,让外事组干部努力完成既定任务,同时还要参加土改,注意知识分子改造工作。1949年11月外交部成立时,周总理曾提出,外交部初创时期干部由三部分人组成:军队中的将领和一些地方领导同志;外事组同志包括地下党中有外事工作经历的同志;解放前后参加工作的青年知识分子。前者担任驻外大使等领导职务;中间一层则担任业务司、科级领导(解放初期,司下直属科,20世纪60年代初,科改为处);后者是基层的业务骨干。事实证明,这批人填补了外交部成立初期的“业务真空”,克服了初时不懂外交工作的种种困难,为日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8mA2YwzRC0ZFyz6jd/we8Zqmo58uFLGxQIlNWiBRk/higYJ8wSSTyiSmX4UdD1c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