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运动损伤风险因素

除了高强度运动带来的冲击,运动损伤的发生还受到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例如骨骼、肌肉是否有损伤史,关节活动是否受限,肌肉力量是否不足,是否缺乏本体感觉,或者动作姿势是否不正确等。

损伤史

骨骼与肌肉是实现运动功能的主要器官,如果运动员的骨骼与肌肉有损伤史,会大大提升其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相关研究表明,在高校开展的足球、橄榄球等运动中,有损伤史的球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比没有损伤史的球员大几倍。这主要是因为韧带和肌肉的既往损伤会降低其弹性,破坏其平衡,使其运动能力受限,容易因运动中的强大冲击力再次受伤。

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指关节的有效活动范围,主要通过人体的功能性运动表现出来。活动度可分为主动活动度与被动活动度。主动活动度指人体在进行主动动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柔韧性,肌肉活动会参与其中;被动活动度指在肌肉不发生收缩的前提下,身体所表现出来的柔韧性,即关节的活动范围。

关节的活动度与肌肉、韧带分不开。韧带是关节囊的主要组成部分,围绕关节,起到稳定关节的作用。肌肉的柔韧性则决定了关节在动态环境中的活动范围。如果肌肉与韧带的柔韧性差,关节活动度小,运动中很容易造成损伤。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在进行比赛或运动前,有必要进行充分的热身,这是因为热身可以让血液流速加快,身体温度升高,与关节相关的韧带、肌肉和肌腱等组织的黏滞性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使得关节润滑度提高,关节活动度变大,从而有效减小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相反,如果不进行热身,关节各相关组织还处于低温黏滞状态,此时直接开始进行比赛或运动,身体运动范围必然受限,从而增大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

肌肉力量

身体的力量来自肌肉做功。肌肉力量的大小,决定着身体运动功能的强弱。如果肌肉力量弱小,易造成运动损伤。

动作质量的决定因素

肌肉力量决定动作质量。 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力的肌肉可以配合骨骼做出各种动作,也能承担起足够大的负重。如果肌肉力量弱小,动作做不到位,会导致代偿现象发生,而发生代偿现象是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之一。另外,进行负重训练时,如果肌肉力量不足,也容易引发运动损伤。

维持身体稳定的重要因素

肌肉力量是维持身体稳定的重要因素。 核心肌群的力量有维持身体稳定的作用,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有维持关节稳定的作用,如果这些肌肉或肌群的力量较弱,会影响核心稳定性与关节稳定性,从而引发运动损伤。

不均衡引发运动损伤

肌肉力量不均衡,也是引发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肌肉力量不均衡会造成不良体态,下交叉综合征就是典型的例子(见图1.9)。在下交叉综合征中,腹部、臀部肌肉力量薄弱,要依靠腰部、背部、大腿前侧的肌肉维持身体平衡,这样会造成身体重心的前移,并产生膝外翻,加重下肢关节的压力,带来运动隐患。

图1.9 下交叉综合征

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是指无论人体处于何种状态,人体的各运动器官,包括肌肉、肌腱和关节等,所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能对人体的位置、空间和状态等产生判断,有利于运动的进行。

本体感觉从低到高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等级

第一等级指身体运动器官(例如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等)在位置、运动和负重等方面的感觉。

第二等级

第二等级指小脑对运动的协调感,以及前庭对运动状态和头部空间的感受,表现为平衡感。

第三等级

第三等级指大脑皮层对运动的整体感觉。

本体感觉有多种感受器,这些感受器除了有感知功能外,还配合神经系统调节人体活动,并保护人体器官。例如人体的骨骼肌与肌腱中存在着肌梭与高尔基腱器,二者都是人体的感受器。肌梭位于骨骼肌中,当肌肉被拉长时,为了避免因过度拉伸而受伤,肌梭会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信号,中枢神经系统反馈信息,使肌肉收缩。高尔基腱器位于肌腹与肌腱的连接处,肌肉收缩时,高尔基腱器会感受到肌肉张力的大小与变化速率;如果肌肉张力过大,超过高尔基腱器阈值时,高尔基腱器就会产生神经冲动,传入神经中枢,引起反射,使肌肉放松。

本体感觉的缺失,并且无论是哪一等级的缺失,都会给运动带来感觉障碍,引发运动损伤。

动作姿势

动作姿势正确在运动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错误的动作姿势,轻则导致运动水平降低,重则引发运动损伤。动作姿势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姿势,另一类是动态姿势。

静态姿势

静态姿势指人体处于放松状态的姿势,例如坐姿、站姿和卧姿。静态姿势是运动的预备阶段,静态姿势不标准或不正确,会影响运动水平的发挥。

动态姿势

动态姿势是在空间内任何时间、任何运动平面组合中保持最佳瞬时旋转轴的能力,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在动态姿势中,身体各部位在运动中都处于合理的位置,才能产生最高的工作效率。就像在一个简单的投掷动作中(例如投铅球),如果髋关节缺乏稳定性和平衡能力,扭动旋转位置有偏差,前期的助跑力量就不能有效地传递给上肢,而上肢向后收以储存势能及后续向前、向上做投掷动作时,会缺乏一个稳定的平台,导致不但发挥不出正常的投掷水平,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正确姿势

首先,正确的姿势要求肌肉处于平衡状态——无论是长度,还是弹性,都在最佳状态。人体在做一个动作时,除了由主动肌收缩发力之外,还需要协同肌协同收缩做功,拮抗肌舒张配合。如果拮抗肌弹性不好,舒张有限,会限制主动肌的收缩程度,影响动作效果,关节会偏离最佳角度,甚至产生关节与韧带的磨损,久而久之造成损伤。

其次,正确的姿势讲究人体中立位(见图1.10)。人体中立位即人体在站立时,从 正面观察 ,头部端正,没有外斜扭转,双肩高低齐平,肩部自然下沉放松,双脚保持与臀部宽度相同且可略向外打开;从 侧面观察 ,肩部、脊柱、膝部和脚踝,从上到下连成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从 背面观察 ,从后颈到臀部中心,再到双脚中间位置的连线,可以形成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线。

图1.10 人体中立位(正面和侧面)

当处于运动中时,人体的姿势是在不断变动的,并且需要在不同的动作中保持平衡。运动中平衡的保持也有几个原则。例如在进行举重类动作或爆发力很强的跳跃动作时,需要保持脊柱的挺直状态,即通常要求的背部保持挺直;在进行硬拉类动作或跳跃类动作时,要求耳部、肩部和髋部在同一平面上。这样身体的稳定性就会大大提升,可有效降低受伤概率。 Nn8tiBWgoiV2CVkrDYfr+d7QIFydYQgHw7fQSVkbG/VIkQWrUXDAa8RhksinV3U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