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8节
绩效审计报告

一、绩效审计报告概念

本书所称绩效审计报告是指审计机构或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或事项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或事项得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的书面文件。

绩效审计报告一般包括对被审计单位或事项绩效真实性、完整性、效益性及重大投资经营合规性的总体评价,绩效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绩效审计建议及交换意见等内容。

二、绩效审计报告编制原则

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应当在审计结束后,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结论、意见和建议,出具审计报告。如有必要,审计人员可以在审计过程中提交期中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改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绩效审计报告的编制应当事实清楚、评价客观、定性准确、用词恰当、文字精练、通俗易懂,符合下列要求: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地反映被审计事项的事实;要素齐全、格式规范,完整反映审计中发现的重要问题;逻辑清晰、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充分考虑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和风险水平,对重要事项应当重点说明;针对被审计单位或事项与绩效有关的主要问题或者缺陷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以促进组织实现目标。

绩效审计报告应当反映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确定及沟通过程等重要信息,包括必要的局限性分析。

绩效审计报告中的绩效评价应当根据审计目标和审计证据做出,可以分为总体评价和分项评价。当审计风险较大,难以做出总体评价时,可以只做分项评价。

绩效审计报告中反映的合法、合规性问题,除进行相应的审计处理外,还应当侧重从绩效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定性,描述问题对绩效造成的影响、后果及严重程度。

绩效审计报告应当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兼顾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个体利益和组织整体利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审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绩效审计报告分级复核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复核人员的要求和责任,并保证复核责任落实到位。

三、绩效审计报告编制内容

绩效审计报告同常规审计报告一样,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标题、收件人、正文、附件、签章、报告日期、其他等基本要素。

绩效审计报告的正文主要包括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审计意见、审计建议等内容。

(1)审计概况,包括绩效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及重点、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及审计时间等。

(2)审计依据,即实施审计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审计准则等规定。

(3)审计发现,即被审计单位与绩效审计相关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的事实。

(4)审计结论,即根据已查明的事实,对被审计单位绩效审计相关业务的决策、实施与效果等方面所做的评价。

(5)审计意见,即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的处理意见。

(6)审计建议,即针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的改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建议。

四、绩效审计报告管理流程

审计组应当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及时编制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意见。

被审计单位对绩效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审计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应当核实,必要时应当修改绩效审计报告。

绩效审计报告经过必要的修改后,应当连同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反馈意见及时报送审计机构负责人复核。

审计机构应当将绩效审计报告提交被审计单位和组织适当管理层,并要求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在规定的期限内落实纠正措施。

已经出具的绩效审计报告如果存在重要错误或者遗漏,审计机构应当及时更正,并将更正后的绩效审计报告提交原绩效审计报告接收者。

五、绩效审计报告质量要求

1.坚持以目标为导向

高质量绩效审计报告应以审计目的为导向,符合客观实际并契合审计需求。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绩效审计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部门绩效审计突出履职导向,大额专项支出审计突出问题导向,投资项目审计突出效益导向,境外资产审计突出风险导向,企业经营管理审计突出投入资本保值增值,重大政策审计突出决策落实导向。绩效审计报告编制应以需求为导向,严格秉持绩效审计独立、客观、公正的价值观,数据资料要经过鉴别和验证,与现场调研相辅相成,报告撰写要以数据和考察结果为立足点,保持理性思维,以充分体现报告的客观性。

2.坚持用数据说话

高质量绩效审计报告应以系统的结构、丰富的数据为基础。高质量绩效审计报告的形成要源于事前全面合理的规划设计,科学合理搭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要善于从“投入—过程—产出—效益”方面全面反映并考察资金使用效益;要深入开展现场调研;要善于运用数据分析查找疑点与线索;要善于运用穿行测试、因素分析等方法对风险与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要善于对所收集到的全量数据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为高质量绩效审计报告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与事实支撑。

3.注重技巧与能力融合

高质量绩效审计报告通常是技巧和能力的融合,审计人员要善于总结报告编制的技巧与方法。一是以国家、地方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作为绩效审计报告框架指引,使其框架结构合理规范;二是以相关政策的具体要点作为绩效审计的核心,使其依据充分;三是以行业动态、学术研究成果作为技术指导,使其有强有力的支撑;四是要运用五问法或鱼骨图法查找问题的内部联系与本质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报告的深度;五是定量与定性虚实结合,既有宏观又有微观,严谨平实,娓娓道来。

4.提炼升华体现价值

高质量绩效审计报告要从揭示个性问题到挖掘共性问题,要从制度层面向体制、机制层面延伸,要从微观到宏观,要在深度与广度上探索升华,要体现出不同类型业务、不同项目特点、特征与特性,从而使绩效审计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要善于绩效审计理论创新、审计模式创新、审计工具创新、审计方法创新,要善于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要兼顾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个体利益和组织整体利益,从宏观层面、行业层面、项目层面、投资主体及项目主体等不同层面提出意见与建议,发挥绩效审计价值功能作用。

5.满足相关利益方需求

绩效审计报告既是审计机构或部门审计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又是判断第三方审计专业性的依据,亦是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用以落实整改有关事项的重要依据,所以应全面、客观、公正、科学地反映审计项目的效率、效果与效益,揭示问题与风险,提出有效的意见与建议,以促进审计监督管理效益提升。

六、绩效审计档案

审计机构应当将绩效审计报告连同其他与绩效审计相关的资料及时归入审计档案,妥善保存。

(一)绩效审计档案概念

绩效审计档案是指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审计机构应对应纳入审计档案的材料进行收集、整理、立卷、移交、保管和利用。

(二)绩效审计档案工作原则

一是及时性原则。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实施结束后,应当及时收集绩效审计材料,按照立卷原则和方法进行归类整理、编目装订、组合成卷和定期归档。

二是分类原则。审计人员在立卷时,应当遵循按性质分类、按单元排列、按项目组卷原则。

三是责任到人原则。审计人员应当坚持谁审计、谁立卷的原则,做到审结卷成、定期归档。

四是按项目独立归档原则。审计人员应当按审计项目立卷,不同审计项目不得合并立卷。跨年度的审计项目,在审计终结的年度立卷。

五是规范性原则。绩效审计档案材料应当真实、完整、有效、规范,并做到遵循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别材料的重要程度,便于保管和利用。

(三)绩效审计档案的范围与排列

绩效审计档案主要包括立项类材料、证明类材料、结论类材料、备查类材料等。

立项类材料主要包括审计委托书、审计通知书、审前调查记录、项目审计方案等。

证明类材料主要包括审计承诺书、审计工作底稿及相应的审计取证单、审计证据等。

结论类材料主要包括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单、审计对象的反馈意见等。

备查类材料主要包括审计项目回访单、审计对象整改反馈意见、与审计项目联系紧密且不属于前三类的其他材料等。

绩效审计档案应当按审计实施顺序倒序排列,即结论类材料、证明类材料、立项类材料、备查类材料。

结论类材料,按与审计程序相反的顺序,并结合其重要程度予以排列;证明类材料,按与项目审计方案所列审计事项对应的顺序,并结合其重要程度予以排列,其中问题类事项要注意与审计报告逻辑顺序保持一致;立项类材料,按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其重要程度予以排列;备查类材料,按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其重要程度予以排列。

绩效审计档案内每组材料之间的排列要求: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定稿在前,修改稿在后;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批示在前,报告在后;重要文件在前,次要文件在后;汇总性文件在前,原始性文件在后。

1.纸质审计档案

纸质审计档案主要包括下列要素:案卷封面;卷内材料目录;卷内材料;案卷备考表。其中,卷内材料目录应当按卷内材料的排列顺序和内容编制;卷内材料应当逐页注明顺序编号;案卷备考表应当填写立卷人、项目负责人、检查人、立卷时间及情况说明。

2.电子审计档案

审计人员(立卷人)应当将获取的电子证据的名称、来源、内容、时间等完整、清晰地记录于纸质材料中,其证物装入卷内或物品袋内附卷保存。

审计机构应为审计项目建立电子审计档案,应当确保电子审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电子审计档案主要包括:用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文字型电子文件;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获得的图像电子文件;用视频或多媒体设备获得的多媒体电子文件;用音频设备获得的声音电子文件;其他电子文件。 BJUvvhm9ZqvkOtCgAI5Xu+wM8JvXTCR+r2GyEHVlX+mhOz4kphbwogrGKJwotQV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