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一
撑起一把伞,守护女孩的心灵空间

李煜玮
二级心理咨询师、有弥联合心理讲师、精神分析科普作者

全球目前已有80多亿人口,如果要为数量如此庞大的人类寻找一种情绪,作为所有人生命初始时的共同体验,我想,这个情绪或许会是“焦虑”。

客体关系学派的创始人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女士在1946年前后提出了“迫害性焦虑”的概念,她指出每个婴儿在降生之后,都会因出生时受到的痛苦以及失去子宫的保护而体验到强烈的焦虑,这种焦虑指向了“恐惧被湮灭,害怕自己不复存在”。

无独有偶,1977年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洛·梅(Rollo May)也在自己的著作《焦虑的意义》中提到了“焦虑是人类的基本处境”。似乎从生到死,我们都不得不与焦虑作伴,如何面对焦虑也成了每个人的必修课题。

透过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对抗焦虑这个课题同样贯穿了我的职业生涯。当我接受了临床工作的训练,并与来访者日复一日地坐在咨询室里时,我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如何与自己和来访者的焦虑相处,并帮助彼此将焦虑调整到相对合适的水平。只有完成了上述工作,我和来访者才有空间去启动更多的探索,因为过高的焦虑会损害心智功能。

然而,就如同本书作者一样,我在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来访者的焦虑状况因性别不同有着显著的差异。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来访者中,超过80%是女性。一方面,这可以理解为,女性对情绪有着更为敏锐的洞察和体验,另一方面,这或许也是源于不同性别受到的社会压力存在明显偏差。

一位在亲密关系中曾遇到很大困扰的年轻女性对我说,她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可爱的女性,因为从小家人就说她是个脾气暴躁、易冲动的小孩。当她在家和自己的堂兄争吵时,堂兄的攻击性被看作是“有个性,有脾气”的表现,而她的愤怒则被看作问题,一种与传统女性特质及社会规范格格不入的问题。

直到她遇见了自己的咨询师,咨询师的温和让她无须再用“大声呼喊”来寻求听见和理解。于是有一天,她突然醒悟,并非她生来不可爱,而是她从来没有被允许成为一个可爱的女孩,当她试图表达自己渴望被理解的诉求、当她受困于焦虑而无法自助时,她得到的却是更为严厉的评判和规训。

这并不是个例。女孩的类似困境在赛西·高夫的这本书里也得到了生动的呈现。她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前往她的工作室的女孩们在面对焦虑时可能会有的不同反应:“她们或者在愤怒中爆发,或者情绪崩溃,感到羞愧并流泪不止,或者选择沉默、压抑和退缩。”

然而遗憾的是,在许多人的眼中,爆发的女孩也许是情绪管理的失败者,而崩溃并流泪的女孩太过脆弱和感性。退缩的女孩或许看起来有点胆小,但那不是太大的问题,至少她们很乖,符合对女孩的一贯想象。

正是这些浮于表面、僵化却具有大众基础的理解,可能会将女孩们关进“焦虑的牢笼”,并在她们成年后制造更大的问题。

正是出于对女孩困境的系统理解,赛西·高夫博士在书中用了相当长的篇幅分析了父母养育方式对女孩们的影响,以及焦虑是如何通过父母意识不到的种种方式实现了“家族代际传承”。

如何识别孩子真实的情感状态、洞察女孩面对的独有困境,对很多家长来说都是艰巨的挑战。庆幸的是,高夫博士用她的文字和工作经验揭开了蒙在上面的面纱。她用亲和又精确的文字,层层推进,娓娓道来,帮助读者去理解关于焦虑的几个基本问题:

· 焦虑和恐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 为什么面对逐年上涨的焦虑症发病率,只服药而不做心理治疗是错误的选择?

· 对于女孩来说,她们所面对的焦虑困境具体都有哪些?

对焦虑现状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帮助我们细致地甄别女孩需要的帮助。同时,对抗焦虑的迫切需求反映出的不只是西方世界的问题,而是全球化的危机。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博士曾指出,Z世代的人,也就是出生于1996年之后的这一代人,他们从初中时就开始使用社交媒体,而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导致青少年自杀、自残率极速上升,女孩受到的影响更为强烈。有数据显示,青春期前的女孩的自杀率较21世纪初增长了151%,自残率增长了189%;而进入青春期的女孩,自杀率也增长了70%。这些可怕的数字告诉我们,在新技术的冲击下,女孩们所遭遇的挑战和困境,正在被前所未有地放大。高夫博士借助饱含同情的故事案例,写下了对此类现象的理解和观察。我相信这些理解对中国的父母也将助益良多,因为许多父母和家庭,正受困于不知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超越脆弱的困境。焦虑和心理脆弱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正成为困扰新一代中国父母的社会问题。

书中写道:“在过去任何时代的文化中,女孩都没有像现在一样有如此多的机会,却很少得到指引。”而最初为女孩提供指引的人必然是她们的养育者。在一个剧烈变动同时高度焦虑和内卷的社会里,当技术渗透并改变着人与人的关系,父母和孩子同时面对巨大挑战,她们更需要一把伞,撑起一片心智的空间,去重新理解自己,理解彼此,守护自己珍视的关系。

相信高夫博士的这本书,能为很多真正关爱女孩的父母与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的理解、情感的慰藉以及方法的指引。虽然书中提到的“九型人格”分型法在今天的心理咨询中已经被更科学和先进的方法取代,但这并不能抵消高夫博士数十年临床工作与洞见的价值。愿有耐心的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本精彩的书,启动自己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ybiTKnWuD9u3ViRPbChH4ky7cnjgsoiJWqLREuvAyYL+4oljWi+WMcESLGpkwfU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