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以互联网科技为基础的新经济版图中,有一部分企业的工作重心转向脑力劳动,这些企业是靠创新、发明和版权的构想来产生附加价值的。由于提供创意的员工成了这类企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管理者们必须绞尽脑汁创造出一个舒适的环境,来激发和支持他们的创新工作。在这方面,谷歌一直走在探索的前沿,它的开放式工作区域和充满奇思妙想的公共空间,为全球的创意科技公司树立了理想办公空间的标杆。
徐宁本人就是创意工作者,他相信一点:工作空间能影响人的情绪。徐宁说:“只有在自由宽容、与身边的人沟通顺畅的亲密氛围里,我才能发挥自主性。”换言之,他和在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中工作的人,其实有着同样的感受,那就是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创造出独特的价值,能让身处其中的人产生正向心理效应,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能力。
然而,创造出这样的空间或工作环境,并非易事。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自己的著作《重新定义公司》( How Google Works )中强调,这种对外部空间和环境的塑造和探索并不是盲目的。他认为,一个公司的创始人,必须先重新定义自己,在对自身的长处、工作方式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之后,才能创造出全新的工作环境和公司文化。
为此,施密特给理想中的谷歌人创造出了一个名词,叫“创意精英”。他详细地描述了创意精英的典型特征:他们有商业头脑,也知道专业技术、优质产品和商业之间的关系;他们懂得用户或消费者对产品的看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自己就是超级用户;他们喜欢冒险,能从失败和挫折中获得宝贵的财富;他们无须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地按照自己的理念行动;他们对感兴趣的事情锲而不舍地钻研,不断迭代更新。
施密特最终的结论是,谷歌在办公空间、企业文化等领域所做的一切革新,最终都是为创意精英们服务的。要想留住他们,唯有改善环境(软件和硬件都包括在内),让他们乐于置身其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谷歌的创始人们鼓励办公空间变得拥挤和杂乱无章,为员工配备五花八门的健身和娱乐设施、提供免费餐厅、配备顶尖意式咖啡机等举措都只是表象,创始人们的真正目的是打造出一个类似大学校园的办公空间,让创意精英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畅通无阻,从而为公司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而对我们这样的创业公司来说,重新定义自己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认清‘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过程。”徐宁说。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他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业务——策划展览并对艺术IP进行转化与运营。
北京亚美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美地)就是徐宁创办的公司,现在是活跃在国内艺术策展领域相当特别的一股力量。从2017年开始,亚美地先后举办过“破界”“LOVE LOVE LOVE爱的艺术”“Cook Book感官盛宴”“冯唐乐园:一座有乐的园子”等一系列极其吸引人的展览。
这些展览的特点在于,颠覆了以往艺术领域策展常见的那种教科书般高高在上的姿态。亚美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以声、光、影、现场表演等各种手法,让国内外当代艺术家们的作品围绕着展览主题被生动活泼地展示出来。这种既不降低展览的格调与水准,又能让艺术变得更为新潮和平易近人的做法,非常受年轻人欢迎。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徐宁策划的展览下最多的留言就是年轻观众们的感叹:“好有艺术范儿”“好高级”“超级适合和朋友一起去”“真想马上去打卡”。
从2014年开始创业,几经波折,直到2017年,徐宁才最终在艺术IP转化这一领域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业务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创业方向一旦发生变化,就要换办公室。”徐宁说,“工作环境和创始人的自我认知密切相关,会对业务产生很直接的影响。”
回过头来看,徐宁在艺术媒体工作中展露出的特质,和谷歌的施密特对创意精英的描述完全吻合。这就好比谷歌虽然一直在办公空间中加入人性化的休闲设施、奇妙有趣的空间设计,但是也一直在通过实验不断减少办公空间中让人分心的元素。徐宁的看法与施密特的看法不谋而合:“有了对自身定位和所做事情的明确认知之后,我们才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徐宁把自己对理想的办公空间的认知归纳为两点:既能让身在其中的创意工作者感到自由,鼓励自我表达;又不失团队凝聚力,能够让员工高效协作,按时交出靠谱的产品。办公空间只有同时满足这两点,才能为创意公司助力,创造出更多价值。
“过度追求自由,可能导致管理失控;反之,则会阻碍创意的诞生。”徐宁说,“两点都能满足的办公空间,就是我认为理想的创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