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生的第一个“职业”

小时候,因为那时台湾刚光复,战争的破坏还没有恢复,民生凋敝,物资缺乏,大家都非常节省,用过的物资一再回收作为材料再加工使用,因此有些人走街串巷,收集破铜烂铁、旧书报杂志、空罐头或玻璃瓶等可再生利用的废弃物,卖给回收工厂,赚钱维生。广为流传的台湾歌曲《酒干(酒瓶)倘(可以)卖无》的电影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位残障养父靠收卖破铜烂铁抚养一个女弃婴长大成才的故事。在我家,因为其他人对这些废弃物都没有兴趣,我很乐意地担任了废弃物的总收集人,东西转卖后我的零用钱就有了。资源回收就这样成了我人生第一个靠自己劳力赚钱的职业,也养成了我对物质的好奇和珍惜的习惯。

后来在当时的华智(香港)有限公司任职时,为有效整顿库房,我主持卖掉了很多多年不用的库存品(即公司的废弃物),腾出很多空间,也换得不少现金,就是这个童年经验的延伸。现在人们使用资源更多,处理废弃资源的格局更大,可以回收的有用资源量更是巨大。这是很有意义的产业,但是处理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政府不再鼓励。看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前牺牲环境替先进国家处理废弃物资回收有用材料,比如过去高雄的拆船业,以及其他地方的废五金回收业,都是这样的。这些地方经济情况改善以后,普遍不再这样做了,除了民族自尊心使然,主要还是环保意识提升了的缘故。

事实上,曾经有分析说从废弃物中提炼出有用物资的比例,比从自然界原始矿产中提炼的比例还高,成本还低。只是废弃物的再生过程中会产生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令人难以接受。因此,未来只要科技能进步到解决二次污染问题,废弃物回收循环再利用,既比开矿提炼经济,又能解决废弃物堆积问题,一定会变成一个常青产业!记得大哥在台湾成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任教时,首创将大量废弃轮胎经过必要的处理后加到沥青中,用来铺柏油公路,大量减少原材料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由这个例子思考,我想过处理大量的各种塑料废弃物的办法。塑料用量很大又不容易降解,无法用简单的掩埋降解的方法处理,燃烧虽然容易,但是会产生有毒气体,严重污染空气。据说太平洋中有一个面积好几平方千米的漂浮的塑料袋岛,是人类历年来丢弃的废弃物的积累!对这类有机的塑料废弃物,我认为可以这样处理:把这些塑料废弃物收集起来,用海水(易得、量大)或合适的清洁方法清洗后,放到形状适当且坚固的容器中,高温熔解、加压成紧密的各种形状,做成规格要求不高的工具、容器、填充物及建材,如填海造陆的材料、防波堤材料、挡土墙材料、填洼地的材料、农业温室、工程用绳子,等等。其不容易降解、量又很大,用途一定很多,过程并不见得必然会产生污染。

我还记得很久以前在台湾中山高速公路中坜附近,有一座不断“成长”的垃圾山,开车经过时臭气熏天。后来,我看见有人在上面不断堆上工地挖出来的废弃泥土,盖住了整座垃圾山。再后来,山上开始长满了草,不久又有人种了很多树。就这样,不到几年的时间里,一整座山的垃圾、弃土都处理掉了,化成一座绿油油的小山。 GtEV4zYsIB9Sy0Hs/xYxbO4aZ3B49sEpo9RsYhEd1EYFVgsnblLYM2CuGmDdlTD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